退休老人讲《泰山颂》 把诗的内涵精神传播下去 2009年07月13日06:19 大众网-齐鲁晚报 12日,泰城一位66岁的退休教师在岱庙石刻园《泰山颂》石碑前,认真研究季羡林先生的《泰山颂》,他讲解诗歌内涵时,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听,大家一起学习《泰山颂》,共同缅怀季羡林先生。 12日下午,记者在岱庙石刻园《泰山颂》石碑前看到,一名花白头发的老人在石碑前认真朗读《泰山颂》,没过一会,老人的朗读声就吸引了来往的游客驻足聆听。记者了解到,老人名叫翟锡芝,今年66岁,是泰安市英雄山中学的退休教师,他一直对季羡林先生充满了敬仰之情。翟锡芝说,2008年春天,石碑在岱庙建成后,他一有时间就会来到碑前研读这首诗。翟老师介绍,昨天听说季羡林先生去世后感到意外和悲痛,今天特意来到岱庙石刻园,这次来读诗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再次读这首诗,翟老师用手指着“争而不斗、合一人天”两句话激动地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两句。这也是最能代表季老思想的诗。泰山充分展示了“天人合一”的精神,人们一登上泰山,就会感觉到泰山天人浑然一体,人天相爱。 翟老师称,《泰山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风格大气。季先生一开头从描述泰山的地位入手,然后写泰山的风景,再写泰山的文化寓意,最后引申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寄予。在一旁聆听的游客听完翟老师的讲解后都表示受益匪浅。天津游客李女士说,原来只是听说季羡林先生写过《泰山颂》,但一直没有认真研读过,这次在泰安,在刻有季老原文的石碑前去学习格外有意义,这也是缅怀季老最有意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