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0 04:56:0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戴喜旺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业余时间多读点书,其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富于书卷气的领导者,总是给人一种彬彬有礼、满腹经纶的感觉。而且书读得多了,做领导的就会少了俗气多了清气,少了媚气多了骨气,少了霸气多了和气。因而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总是谆谆告诫各级干部在工作之余要多读些书。尤其是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多次谈到读书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对于一个领导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作用。
读书好,读书重要,应当说在今天的形势下,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甚至也有过“要读点书”的想法。然而,对于有些领导干部来说,认识归认识,想法归想法,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为什么难,原因有很多种,但最关键的是还是因为在各种热闹的场面上习惯了,心静不下来,没有读书学习的心情。
人们知道,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心情,读书更是如此,没有心情,你就是拿起书本也会走神,书中的东西就是不入脑、不入心。
那么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静下来,怎样才能有读书的心情呢?依笔者所见:心静须要戒浮躁。读书是个慢工细活,对人的提高也有个积累和渐进的进程。我们一些干部之所以坐不下来,读不进书,主要是过于急功急利,只想做立竿见影的事,不愿干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在这些同志的脑海里,成天考虑的是领导印象、人际关系,与人攀比的是“上进”的步伐快慢,所处的职位高低,所以只热衷于迎来送往,搞接待,跑关系。认为只有做诸如此类的事才见效快。
殊不知: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其最佳的生活方式亦不外乎动静结合。搞接待、搞应酬,做轰轰烈烈的事,是“动”;而坐下来集中精力读点书,思考一些问题,则是必不可少的“静”。静能生慧,静能帮助自己对一些事情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所以说:要读书,首先就必须戒除浮躁的心绪。
心静须要制贪念。人有七情六欲,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又容易滋生这样那样的贪念。有的人喜欢揽权,有的人喜欢捞钱,还有的人沉迷于声色犬马,追求个人享乐。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则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战胜这样那样的贪欲和邪念,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克己奉公,执政为民。变追求索取为追求奉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只有不断摈弃头脑中的贪念,才有可能学得进知识,干得成事业,自然也就有了读书的渴求。
心静还须养情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干什么事情首先都得对它感兴趣,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愿意去干它。读书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要主动地培养自己追求知识的兴趣,把读书看成是提高自己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提升做人品位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过全党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胡锦涛同志不久前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领导干部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今天的世界充满诱惑。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为百姓谋利益的领导干部,我们不应该与那些唯利是图者为伍,不应该与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同流合污,而应当自觉追求高尚的人格,高雅的爱好,高洁的人生。而读书则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精神养生,它使人心灵净化,使人持节守志,使人心胸豁达,处事冷静客观。
一名领导干部如果能在以上几个方面付出真诚的努力,戒浮躁,制贪念,养情趣,他的心绪就会逐渐宁静下来,读书学习的愿望便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