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bohainews.com.cn 2009-07-08 1:15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刘涛 薛晓明 张景会)
一位已是年过花甲的退休老教师,一个是不到5周岁的白血病患儿,两人素昧平生。但一次偶然的相遇,让老人和孩子有了一段不解之缘:老人为了挽救这个命运多舛的男孩,四处奔走呼吁,筹钱为孩子治病。病魔无情人有情——7月2日清晨,乐亭县胡坨镇卫生院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问明5岁白血病患儿陈畅的情况后,没留下姓名、没留下地址,只留下了11000元现金,就匆匆离去。据该院医护人员介绍,像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人们都有一个愿望,让这个幼小的生命得以延续。
事情还得从今年6月的一天说起。这天,曾在胡坨镇当过小学校长的赵礼和往常一样,来到胡坨镇一家小饭馆吃早点。桌旁一对父子之间的对话引起了老人的注意。“爸爸,我要吃虾。”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央求着父亲。“不许吃!”父亲的回答简短而坚决。几十年来一直和孩子们打交道、已经做爷爷的赵礼老人,对小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见到这一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便走过去指责孩子的父亲:“你这个当爸爸的真不咋样,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是父母的宝贝,孩子想吃个虾,还过分吗?”话音未落,父亲的眼圈有些发红。“大伯,我不是不想给孩子买,孩子得了重病,救命钱都不够,哪还有钱吃虾啊。”见此情景,老人不好再说什么,就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塞到小男孩手里。吃完饭,老人又经过父子俩桌前,关爱地摸摸孩子的头。小孩很懂事,拉着老人的衣襟说:“谢谢爷爷。爷爷您救救我吧,我不想死,我还想上学呢。”一句话,让赵礼老人几近哽咽。他擦拭着孩子脸上的泪,对他说:“孩子,只要爷爷在,就不会让你死。”
在攀谈中,赵礼老人得知,父子俩是胡坨镇东黄口村人,孩子叫陈畅,父亲去年离了婚,独自带着儿子靠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生活。屋漏偏逢连阴雨,今年5月份,孩子高烧不退,经多方求医也未见好转,最后被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病对本来就很贫困的陈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陈畅的父亲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但又不忍眼睁睁就让自己儿子的幼小生命过早凋零,于是就想尽一切办法跟亲朋好友借钱,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孩子的病只能靠最简单的治疗勉强维持。赵礼老人被父子俩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动,当天下午赵礼来到东黄口村,找到了自己的学生——该村党支部书记单记志,说出了为孩子捐款治病的想法。单记志用大喇叭一广播,乡亲们就自发地来到村委会进行捐款,连村里的五保户、残疾人、年过八旬的老退伍军人也参加到捐款的队伍中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短短一天时间,该村及闻讯而来的周边村的群众就捐款17000多元。
这段时间,赵礼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影响力积极奔走、多方呼吁,争取更多的捐助,老人乐于助人的善举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将爱心接力棒不断传递:胡坨镇政府送来捐款5000元、县民政局送来捐款5000元、胡坨镇卫生院老中医刘恩荣拿来了自己亲手配制的中草药免费给孩子治疗,更有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些好心人,来到孩子的病床前,放下钱就走……为了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赵礼又通过熟人找到了已经远嫁他乡的孩子的母亲,向她说明了孩子目前的病情。毕竟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当听说了孩子的状况后,她一路哭着来到卫生院,亲自看护小陈畅,在卫生院的楼道里,人们经常看到这位母亲背着孩子,母子俩边说边笑,小陈畅终于找回了久别的母爱。
大爱有声,真情无际。为了早日募集到更多的捐款,以便让小陈畅到大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和治疗,赵礼老人不顾年迈体弱,仍在积极奔走呼吁着。就在发稿之前,笔者又获悉,7月5日,在乐亭县大众医药商场门前专门为小陈畅设立了募捐箱,一天时间就募集善款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