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意调节,谁都可能焦虑
2009-07-08

2009年07月08日 10:08来源:大河网

记者庞红卫

  医学指导

  王宇中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教授

  郭慧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国家级心理治疗师

  日前,著名影星葛优作客北京电视台《超级访问》,自曝自己患有焦虑症,还曾和崔永元分享吃药心得,引来社会对焦虑症的关注。

  什么是焦虑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心理治疗师郭慧荣说,国内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2%~3%的普通人患焦虑障碍。对此,专家提醒--

  "心脏病"频频发作,他10天打了8次120

  "焦虑症也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障碍。"说起焦虑症,郭慧荣讲起了她刚接诊过的一个案例:

  小刚,男,28岁,健身教练,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两年前的一天,他正在健身俱乐部带操时,突然心跳加快、大汗淋漓、手脚麻木、浑身无力,但他意识很清楚,赶紧拨打120,救护车很快赶来把他送到医院急救,十几分钟后症状消失。随后的医学检查,未发现他的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此后的两年里,"心脏病"的经常袭扰,让原本健康、阳光的小刚焦虑不安,以至于一旦感到心脏不适,就立刻拨打120。最典型的一段时间,他竟然在10天打了8次120。

  每次到医院急救,小刚都要做心电图、彩超、64排CT等检查,两年下来,为治"心脏病"花费了五六万元,病因没有查出来,"心脏病"发作却越来越频繁,以至于无法工作,被迫离开健身教练的岗位。

  一个月前,再次发病却查无病因后,医生建议他找心理医生,"会不会是心理疾病"?

  "小刚是典型的急性焦虑症。"郭慧荣说,"经过初步心理调适和药物治疗,小刚'心脏病'的症状有很大缓解。"

  焦虑症,不知道为何焦虑

  采访中,郑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王宇中教授告诉记者,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症。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焦虑症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发作。"郭慧荣说,患者会随时随地、没有前兆地发作,常出现口干、心慌、四肢麻木等症状,有强烈的恐惧感和"快要死了"的感觉。但发病时间短,典型的五分钟到二十分钟,症状可自行缓解。患者会感到极度疲劳、后怕,担心再次发作。以致一些患者害怕单独外出或单独在家,他们需要一个陪伴,哪怕是一个没有救助能力的小孩。"和小刚相似,很多患者在发作后,会被送往急诊科或心血管科,按心脏病治疗。"

  "慢性焦虑症也叫广泛性焦虑,是一种不能自控,没有明确对象的焦虑和担心。"王宇中说,而这个对象,实际上是并未发生、不存在或不确定的。谈起慢性焦虑的特征,王教授列出如下5个指标:

  1.焦虑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2.严重影响到工作和学习。

  3.没办法用现实事件对焦虑、担心的原因加以解释。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焦虑、担心的到底是什么。

  4.存在心悸、脸红、呼吸急促、手出汗、尿频甚至肌肉震颤等生理反应。

  5.排除癔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脏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伴发的焦虑状态。

  两位专家都谈到,焦虑症可起病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前发病为多见。谈起焦虑症发病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遗传因素:调查显示,在焦虑症患者的近亲中,焦虑症发病率为常人的3倍。

  2.生物学因素:比如大脑中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过度释放或体内乳酸盐代谢异常。

  3.个性特征:比如重视细节的完美主义者,多思多虑的人,自信心不足的人,过分照顾他人感受、忽视自身感受的人(比如葛优这样一个好人,就容易焦虑)等等。4.社会因素:比如,社会压力超过内心的承受限度,过分严格的家庭教育环境,外源性刺激或挫折等。

  "国内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2%~3%普通人患有焦虑障碍。在美国,这个比例高达8%~10%。"郭慧荣认为,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因工作压力患上焦虑症的人群,所占比例已达所有焦虑症人群的四成左右。王宇中也认为,保险、护士、警察、演员、记者等行业,是焦虑症"重灾区"。"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是重要的诱因。"

  适度焦虑,可能是成长的动力

  事实上,焦虑是很常见的一种情绪体验。当人们在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又必须把它做好的时候,都会产生焦虑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适度焦虑有利于提高人神经的兴奋性。"郭慧荣说,"这时候,焦虑就是改变自我,成就自我的原动力。"

  那么,焦虑和焦虑症两者有什么区别?王宇中说,与焦虑症相比,一般的焦虑有两个特征:

  1.焦虑的对象是明确的,比如高考、求职面试等等。而且随焦虑情境的转变,焦虑体验也随之消失。

  2.焦虑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与焦虑事件的性质和强度相符合。如:小测验的焦虑程度轻、时间短;而高考的焦虑程度高、时间较长。"我们科做的调查中,高考生只有10%考前焦虑较严重,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学习能力下降等。"郭慧荣说,"对更多考生来说,小焦虑、小紧张反而有助于正常发挥。"

  对照一下,看看你是否焦虑了

  "在门诊上,面对焦虑症患者,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学常识教育,告诉对方焦虑可防可治,并不可怕。"郭慧荣说。那么,焦虑症有哪些征兆?王宇中教授提供了焦虑症前期的几个征兆--

  1.睡眠减少,入睡困难;2.工作或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持续做一件事;

  3.记忆力下降;4.警觉性增强,时刻处在警惕状态,对周围的人和事过分在意。往往有重复性的肢体动作,比如来回踱步、长吁短叹等;

  5.情绪差,一点小事就会大发脾气;

  6.躯体症状,有的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紊乱,比如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在焦虑症的治疗上,两位专家都提到精神治疗与药物治疗并重的重要性。

  一、精神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使患者认识疾病的本质,解除其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同时,辅以各种形式的放松训练,如气功等。还可适用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和行为疗法。

  二、药物治疗:抗焦虑药既能稳定患者情绪,又有助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人,可以用一些抗焦虑的药,比如黛力新、赛乐特等,都是常用药。惊恐发作时可静脉缓慢注射安定。

  适时调节自己远离焦虑障碍

  对普通人来说,如何通过适当调节,远离焦虑症呢?两位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心理素质。焦虑症最根本的心理机制是对事情过分认真、把事情看得过重所致,因此,应从小培养乐观、开朗、洒脱的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会面对压力和挫折。遗传因素和工作压力是焦虑症发病的两大因素,要学会应付各种挫折,培养缓解压力的技巧,增强抗压力、挫折和打击的能力。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释放压力,建立起心理支持机制。

  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以便压力来临时,成为转移注意力的有效方式。

  五、规律生活、合理饮食、积极运动,都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