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明致网民心理阴暗
2009-07-03

nen.com.cn     2009-07-03 14:41     东北新闻网

        29岁的周森锋,被当地人大全票通过当选宜城市市长,被媒体直接冠以“最年轻市长”的称呼,引爆网络舆论。除了“全票门”,随后发生了“抄袭门”、“香烟门”和“打伞门”等一系列的焦点事件。与网民的热情相比,周森锋则表现出不作回应的冷漠态度,想想,一个拿公众薪水的官员,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完全保持沉默,这足以称之为“回应门”了吧。

  也有一些网民也站出来,对周森锋进行了力挺,理由很简单:网民心理阴暗。依我看,网民“心理阴暗”是因为权力不透明,而对于官员本人来说,也并非什么坏事。

  你看,周森锋的被推荐、任免等等,谁能知道个一二三四?就拿这个投票的过程来说,投票的代表,对他的肯定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从而作出的慎重决定?如果说,这些信息能够为投票的代表所知,为何又不能对公众公布呢?

  网民对周森锋的兴趣,来源于对他政绩的不熟悉,人品的不熟悉,为官之道的不熟悉。当地组织部门对其公示,只是涉及学历,民族,性别等等,而这些因素,正如“29岁”的年龄来说,并不是为官的必备要素。而在官方公布的信息里,到处都是官员们四处剪彩、与老百姓握手、发表重要讲话等等程序化和机器人似的身影,哪里能了解什么真实情况?

  因为不熟悉,所以不得不去了解和分析这个人的诸多信息,利用集体的智慧对其得出一个为官伦理、为官道德、为官能力上的评价。抽什么烟,诚实与否,官架子大不等等,这样的“人肉搜索”对一个掌管60万人口的行政一把手来说,我不认为是一种苛求。

  对周森锋表面上的苛求,其实也是对他本人的一种帮助。我们看到,在周森锋陷入舆论事件中,当地的组织部门和一些重要领导,都对其表达出了关切和爱护之意。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官员,缺的往往不是爱护,而是苛责。周森锋本人如果说习惯了这种审视,这对他以后的仕途而言,只会是好事,而不会是坏事。

  权力的运作,不能在封闭的圈子里面运行,公众偷窥欲望,不过是为了满足了解权力幕后的好奇心。周森锋的红火,不过是说有了“最年轻”这个名头,吸引网民的关注,才形成了对他的围观,这并不仅是针对他的不满表达,而更是对整个官员升迁体制运作不透明的一次爆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