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姐妹花齐献爱心助残
2009-07-02

义工姐妹花齐献爱心助残

来源:深圳特区报  本报记者 方胜 文/图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对令人称道的姐妹花。姐姐张晓媚是经管学院2006级法律1班的学生,妹妹张月芝是机电学院2007级检测1班的学生。她们同样为人热情,谦虚好学,先后担任了学校义工联助残组的组长。

  去年底,姐姐张晓媚被评为深圳市五星级义工,而妹妹张月芝把姐姐视为榜样,下学期也将跨入五星级义工的行列。对于这对姐妹花来说,把爱心奉献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最大的满足。

  热心帮助残疾儿童

  2006年9月,刚刚成为深职院大一新生的张晓媚加入了学校义工联合会助残组。很快,助残组就迎来了第一次活动:带领元平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参观深职院校园。这一天下午,30多个上初中的聋哑学生穿着整洁的校服,来到了深职院。他们的相貌和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区别,然而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听见无法说话。张晓媚用纸、笔、手势和身体语言向小同学介绍校园里的各种设施和活动。无声的世界让他们十分珍惜这短暂的相聚,也让张晓媚坚定了做义工的决心,她甚至特意通过上网看视频的方法学习手语,以便和聋哑孩子沟通。

  加入义工联后,张晓媚慢慢地了解自闭症儿童。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星星的孩子”。“这是因为自闭症儿童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不会说话,但非常明亮。”

  有一次,张晓媚带领“星星的孩子”到深圳中心书城看演出、参观少年宫。走在路上,一个小朋友走错了,张晓媚想拉住他找回队伍。不料,这个小孩突然发怒了,一直往前冲,张晓媚再去拉他,他居然回头就朝她的手臂咬去。张晓媚吓了一跳,孩子的妈妈赶过来才解了围。她后来才慢慢知道,“星星的孩子”不仅很少说话,而且很容易烦躁,常常直接用行动来表达想法。“对他们一定要有耐心,这样他们才会用温柔回报你。”

  从此以后,“星星的孩子”一直成为张晓媚固定的服务对象。她和她的助残小组协助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多次开展活动,参与策划、组织了在元平特校举行的深圳市第一届自闭症儿童展能运动会,并多次在书城等公共场所宣传,让社会对“星星的孩子”给予重视和关爱……不少妈妈看到张晓媚如此热心地为孩子们跑前跑后,都亲切地称她是孩子的好姐姐。

  两次赴河源支教

  2007年10月1日清晨7点30分,许多享受假日的人们还在熟睡中,张晓媚已经跟随30多名同学坐在开往河源和平县的大巴上了。原来,为了帮助山区的孩子更好地成长,义工们特地组织了爱心助教计划。下午4点,经历了山路的长途颠簸后,他们赶到了支教的目的地——河源市和平县公白镇公白中学。

  义工们为孩子准备了三类实用而有趣的授课内容:一类是和学业相关的,比如“生活中的化学”和“趣味英语”;第二类是和生活、修养相关的,比如“爱牙护齿”、“急救常识”、“文明礼仪”;第三类是团队拓展课程,包括破冰、沟通、协作,等等。

  张晓媚负责的是整个团队的后勤生活保障工作。后勤组是起来最早、睡觉最晚的,每天天不亮,两个男同学就起床到附近的市集上买菜,而张晓媚则准备生火做饭。市场上买不到鱼,肉也不多,同学们的主食就是青菜和米饭。张晓媚平时在家就常常做饭,可一下子做30多人的饭菜,还真有点忙不过来。她每个菜都要炒两锅、装8个盘子,晚上还要确认各种物资没有缺失,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做好天气突变准备等等。这些事虽然琐碎,但让她对义工服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把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

  2008年8月的暑假,张晓媚再次来到公白中学。这一次她是授课老师,带来的课程是《奥运会背后的努力》,讲述奥运冠军拼搏的故事。为了讲好这门课,她搜集了很多资料,冼东妹、张娟娟、国家男子体操队、菲尔普斯……运动员们不寻常的努力感动了学生,也让张晓媚自己受益颇深。

  去年年底,张晓媚参加义工服务累计达到500小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深圳市五星级义工。难能可贵的是,义工服务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大一时,她被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大三时又担任了班长。她说:“耐心、爱心、责任心是让我进步的秘诀。只要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就不要怕路上的风吹雨打。”

  妹妹把姐姐当榜样

  在姐姐张晓媚的影响下,小她1岁的妹妹张月芝2007年一入学,就加入了深职院义工联助残组。其实,早在高考之后的暑假,张月芝就一直和姐姐一起参加义工服务。无论是各种帮助残疾儿童恢复健康、享受童年的场合,还是高交会、文博会、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深圳大奖赛,无论是暑假前往粤西地区的支教活动,还是周末深入社区服务站、老人院、残疾人学校、爱鸟周和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等义工活动现场,都可以看到这对热情的姐妹花繁忙的身影。

  2009年3月,张月芝前后忙碌了1个多月的关爱自闭症周活动在东湖公园附近的阳光艺术中心举行。张月芝和她的助残组义工同学们,为孩子们安排了猜字谜、捞弹珠、托乒乓球、堆积木等各种游戏,特别是张月芝的吹泡泡摊位前围了不少小朋友。一个穿格子上衣的小男孩玩了许久都不愿离去,还很少见地对着她微笑。张月芝蹲下来仔细打量他:这不正是两年前自己曾经帮助过的小宇吗?他已经长高了、长大了。张月芝这才发现,对待孩子的每一分关爱,即使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即使可能他们自己都已经忘记,但其实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爱的种子。

  今年夏天,姐姐张晓媚就要毕业了,妹妹张月芝顺利地接过了她的班,成为深职院义工联助残组的新组长。她把姐姐张晓媚当作自己最好的榜样。如今,在她的努力下,助残组已经发展了上百名义工,她也已经累计参加义工服务400多个小时,下学期就可以和姐姐一样,光荣地成为一名五星级义工了。

  如果你在某个周末的上午,看到两个热情的女孩乘坐382路公交车,从宝安的家里花费两个多小时一直坐车到东湖公园参加义工服务,说不定她们就是这对助人为乐的姐妹花。她们要用自己的行动鼓舞周围的人,号召他们加入义工的行列,让爱心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