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社区志愿者的故事
2009-06-29

2009年06月29日 05:48:02  中国柯桥网

  在社区,有一群最可爱的人,活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社区需要搞卫生,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居民有困难,他们总是热心相帮。他们热心公益,从不求回报,这群可爱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社区志愿者。日前,记者来到柯桥的一些社区,近距离接触了他们中的几位。

宋如坛、滕如美两位老人在清理河道里的垃圾。

  家住百福园社区浪琴湾小区的宋如坛和滕如美夫妇是小区里人人羡慕的银婚夫妻,都已70多岁。老两口当社区志愿者已经多年,以身作则,讲文明,做好事,影响了不少小区居民,大伙都称赞他们是小区里的文明使者。

  宋大爷和滕奶奶头发花白,身体很硬朗,他们说:“生活乐观,身体就健康,只要多为别人着想,多做公益活动,心情每天都会很愉快。”两位老人为小区居民做的大大小小的好事数也数不清,随手清理小区垃圾,邻居门口的垃圾他们悄悄丢掉;下雨天看到小区内泊车标志牌被弄到路中央,他们冒雨去放好……生活中的这些点滴小事,居民都看在眼里,并影响了不少居民。一名小区居民常常往楼下乱抛垃圾,宋大爷看到后,并没有上门去责备,而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他。每次他往楼下抛垃圾,宋大爷就下楼去清理,几次下来,这位住户再也没有扔过一次垃圾。

  小区的健身角边上是条河,因为设计问题,外河的垃圾常常汇聚到小区的河岸边,导致健身角臭气熏天。宋大爷和滕奶奶自己制作了网兜,定期对河道的污秽物进行打捞,虽然又脏又臭,宋大爷说:“只要小区的环境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就改善了,这是每个居民应该尽的责任。”在宋大爷和滕奶奶的影响下,在附近锻炼的居民也常常主动上前帮忙。

  为了让小区居民间能够更和谐,宋大爷和滕奶奶每天早上都会到小区里教居民打太极拳,现在已经有40多位居民成了他们的徒弟。一位姓曹的居民说:“宋老师一遍又一遍教我们,我一个动作,宋老师不厌其烦地教我10多次,我真的很感动,通过打太极拳,居民之间的感情也增进了,大伙成了一家人。”

  锦湖社区的祝明贤大爷今年72岁,在社区志愿者中是年龄最大的一位。虽然年龄最大,但祝大爷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却很高。他说:“只要还能动,我会一直把这个志愿者当下去。”

  祝明贤大爷住在锦湖社区金桥园小区2幢301室,在小区生活了10多年,对小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哪里电灯不亮了,哪里绿化带受到破坏了,祝大爷都会及时发现。“祝大爷是我们社区的有心人,更是我们社区干部的好帮手。”锦湖社区主任王玲娣说。

  祝大爷当社区志愿者已经12年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热心为居民服务,不但坚持为社区制作黑板报,而且当起了楼道清洁员。金桥园小区出租房多,环境卫生一直不好,但是2幢的楼道却总是干净清洁,祝大爷总是主动扫楼道,清理邻居门口的垃圾。一次,有位邻居看到祝大爷在扫楼道,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我们楼道那么干净,是祝大爷您在清扫啊,我们一直以为是清洁员扫的呢。”祝大爷说:“我呀,就把扫楼道当成是体育锻炼,年纪大了,活动活动。”在祝大爷的带动下,楼道里的居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垃圾都会主动扔到垃圾箱里。

  “做志愿者让我很快乐,让我的老年生活变得很充实。”祝大爷说。

  “有事尽管叫,我随时都有空。”望湖社区55岁的沈鉴华常常这样说。做社区志愿者5年来,沈鉴华一直负责卫生监督,小区居民都认识她,亲切地叫她“沈监督员”。

  2004年,沈鉴华从工厂退休,退休第一天,她就跑到社区主动要求当一名“社区志愿者”。她说:“退休后,我生活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就应该为社区居民做点事。”于是,沈鉴华每天戴着帽子和袖套,对小区的卫生环境进行巡查监督。小区的绿化带有垃圾,她就一个人默默清理;小区墙上有“牛皮癣”,她就拿抹布去处理;小区楼道里有堆积物,她总是苦口婆心地去劝说居民。沈鉴华说:“作为监督员,我除了要监督居民,更应该帮助个别不自觉的居民养成环保意识。”

  有居民劝沈鉴华不要当监督员,这样得罪人,但沈鉴华却说:“我不但乐意当,还要一直当下去。”每次社区需要搞卫生,沈鉴华都积极参与。社区干部常常感动地说:“沈鉴华是我们社区居民的好榜样,有这样的社区志愿者,我们社区干部减少了不少工作量。”

  今年53岁的章大妈是下市头社区出了名的社区宣传员,社区里的通知,小区居民需要的信息,章大妈一定会亲自传达。

  章大妈名叫章丽娜,去年刚刚退休,因为她为人亲切,而且总是热心帮助居民做事,所以大伙推荐她当居民小组长。章大妈说:“我既是社区志愿者,又是居民小组长,所以更要做好服务工作。”章大妈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要到小区里去逛一圈,检查一下小区里的消火栓,看看宣传窗里的海报有没有损坏。小区里居民常常早出晚归,每当社区有通知,章大妈保证把每张通知都亲手分到居民手中,有时候,为了一户居民的通知单,她要跑上十几趟。“只有把通知亲手送到居民的手中,我才会放心,社区的宣传工作需要有责任感,我多跑几趟没有关系。”

  近段时间,我县正在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查,这下可把章大妈给累坏了,每天,她都到小区里分发倡议书给居民,并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到每个小区的宣传窗内。她说,卫生县城的复查作为社区宣传员有着很重要的责任,只有居民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小区环境卫生才能得到改善。

  在柯亭小区,60多岁的老大爷鲍利生特别受居民们尊敬,小区居民不管男女老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鲍爷爷”。鲍爷爷常常背着一个工具箱,穿梭在社区的楼道或者居民家中,哪家电灯坏了,哪个楼道灯不亮了,他都会及时出现在那里。

  鲍利生今年63岁,当电工已经30多年了,因为会修理电灯,安装电路,社区里遇到电力问题总是找他解决。退休后,他干脆当起了社区的义工,专门负责社区和小区的电灯维修。柯亭是个老小区,由于种种原因,该小区虽有物业但无电工。这里的居民碰到线路断了、楼道灯不会亮等问题时,只要社区一个电话,鲍爷爷便会马上背着工具箱赶到。小区里的大多数居民都请鲍爷爷修理过电路,鲍爷爷的电话成了热线,每天都能接到居民的求助电话。

  鲍爷爷每天都会巡逻,对小区的每个电箱进行检查,一经发现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上个星期,柯亭6幢一居民出去串门时,忘了煤气灶上还在烧东西,鲍爷爷正好在检查这幢楼的电路,闻到焦味后,发现窗口有烟雾,赶紧快步跑到社区,并找到了该住户,化险为夷。

  鲍爷爷不光对居民的事情热心帮忙,还是社区一名优秀的小组长,平时社区的活动都少不了他,帮助分发宣传资料、宣传政策法规等。关于鲍爷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一说起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