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多数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纷纷赶回家尽享家庭的温馨,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迫于经济、就业等压力,选择留在学校,积极备考,勤工俭学。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聚集在高校内的“留守一族”身上,听他们述说同样的寒假不同的滋味。
辛苦一族:寒假打工为挣来年学费
中南大学2004级的学生小王的家乡在河南省农村,即使享受半价学生票,她往返家乡的路费也要数百元。这个寒假,他选择了留守,家庭贫困的他联系到一家超市打工。他每天在超市站6个小时,工资是每小时4元钱。很累,工资也不高,但小王对此已是很知足了。“在学校过年,一边省路费,一边挣钱,一个寒假下来就可以多得好几百元,相当于我两个月的生活费。家里挣钱不容易,能用自己的双手解决一部分学费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虽然假期回不了家,心里还是挺欣慰的。对于我们穷苦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点累也算不了什么。”据小王介绍,像她这样利用假期留守挣取学费和生活费的同学为数甚多,一些具有这样那样专长的同学甚至可以在近两个月的假期里挣得数千元,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完全不成问题。
据了解,各高校留守打工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多是贫困生。湖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小张来自湘西,除了平时的一份家教外,这个寒假他又找到了两份家教和一份兼职,这个假期他至少可赚到2000元。小张说,说不想回家那是假的,可家里还有妹妹要上学,自己都20多岁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所以寒假期间要为自己下学期的学费作准备。
浪漫一族:只为享受二人春节
在高校留守一族里,和打工族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浪漫一族。湖南大学2004级的刘同学,女朋友在北京某大学读书。几天前,女友放假回家路过长沙,他们两人是老乡,本来打算一起回家的,但是想到回家后就不能天天见面了,于是两人一合计,决定就在学校外面租了一个带厨卫的房子,准备过一个只有他们俩的浪漫春节。
据调查,长沙各高校像刘同学这样留校寻浪漫的不在少数,不过更多的是浪漫几天,春节还是回家和父母团聚。不少学生认为,一些同学可能平时忙于学习,没有时间在一起,现在在父母理解的情况下,利用寒假创造一个二人空间来享受一下爱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更应该利用假期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谋职一族:争分夺秒找机会
“回家不急,工作急!”成为绝大多数留守毕业生的心声。由于大学校园处于各种就业信息的中心,一些大学生索性寒假留守校园为找工作厉兵秣马。湖南大学的小王同学告诉我们,刚刚考研结束,辛苦了一年多现在最想休息一段时间,可这个寒假他却不能轻松,为复试做准备,还要为毕业论文忙碌……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
湖南理工大学学生小陆正忙着制作自己的求职材料,那是一份仍在电脑中继续制作的长达数十页的书面材料,包括个人简介情况、代表作品等多项内容,除了文字介绍,还有彩色图片。小陆介绍说,这份求职材料制作完毕后,将彩色印刷多套并进行装订,分发给自己中意的用人单位,为此他需要花费数百元甚至上千元。
与潜心制作求职材料的同学不同,一些留守的大学生将找工作的重点放在与用人单位的全方位接触上。
一位正在一家公司实习的大学生小李介绍说:“我是在报纸上的招聘广告中得知这家公司在招人的,通过侧面了解,我得知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福利待遇都还可以,又与自己的专业对口,于是我就找上门来,经过初步接触,公司同意我在这里实习两个月。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可以深入了解公司的情况,还可以让公司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如果双方都满意,我们就可以签订协议了。”
考试一族:留守校园埋头苦读
报考硕士研究生是大学本科生毕业后的另一个选择。其入学考试大多定于每年年初,对于计划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生来说,利用假期集中学习备考至关重要。假期不必按学校的课程表上课,校园里也少了平日的喧嚣,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相对清静,正是看中了这些有利条件,许多备考研究生的大学生选择了寒假留守校园埋头苦读。
湖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赵文介绍,湖南省的公务员很快就要开始报考,眼看自己就要毕业了,却一直没有物色到一份好工作,因此不能放过靠公务员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而与自己同宿舍的另外四名同学都有类似的想法,大家一商量,决定今年寒假不回家,好好在学校备战公务员考试。
我们走访了省内部分高校后发现,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学生留校为找工作作准备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这其中一所学校的一个班级有一半学生留校找工作。以湖南大学为例,该校今年在学校登记留校过年的就有696人。
有关专家表示,近年来,大学生选择寒、暑假留守校园之所以呈现逐年递增之势,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分不开。不少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变化,为应对就业门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他们已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准备。但不管如何,大学生选择留守应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为此他们提倡学生适度参加社会实践,并注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