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新华报业网讯 她,是一位身体一向很好的中年女子,但是,两年前开始,她的血色素却动不动就“失踪”,让她陷入严重贫血状态,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最终,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孙雪梅细心诊断,找出了让她贫血的根源———一种罕见的白血病,通过治疗,该患者的血色素已经上升至9克左右。
年过五旬的张美英平时身体很好,2007年没有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头昏乏力,面色苍白,胸闷心慌,当时就到南通医院做相关检查,只发现血色素低,这种情况医生也不好诊断到底是什么病,只能对症治疗,口服升血胶囊。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贫血症状有所改善,可是2008年4月,像往常一样正在家中吃早饭的她,突然出现昏迷,被送到当地医院抢救,这以后一年时间昏迷了三次,几乎隔几个月就要昏迷一次,每次都送到医院抢救几个小时。由于严重贫血,平时风风火火的她浑身软绵绵的,不能活动,只能躺在床上,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病情非常危重。血色素只有3克左右,到了危重极限,医生不得已靠输血和注射升红细胞针来维持,一年半时间输了16次血,注射升红针100多针;每次输过血,血色素就升上去一点,过了之后又降到从前。
去年12月,张美英在家人陪伴下找到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孙雪梅。孙雪梅仔细观察病人血液标本,终于发现病人血液中有一群异常淋巴细胞而且是克隆性(说明患者存在肿瘤性,也就是白血病、血癌)。并得出结论:该病人患的是“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病临床上发病率较低,非常罕见。
明确诊断后,治疗随即跟上。孙雪梅迅速为张美英制定治疗方案,经过半年时间治疗,患者病情恢复很快,血色素由3克上升至9克,再也不用输血,整个人又恢复了从前生机。
作者:冯瑶华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