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最年轻市长的三种心态
2009-06-24

2009年6月24日 09:11    选稿:项凌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捷

        29岁的河南禹州青年周森锋成为“最年轻市长”的消息引起了家乡最高“父母官”——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注意。在23日下午给河南大学师生作科学发展观报告时,徐光春以此为例,呼吁各级各部门要给年轻人打造脱颖而出的平台,河南各高校也要创造条件,培养出更多王立群这样的“名师”。(6月23日人民网)

  笔者在这里不想论最年轻市长的家乡书记的说法,笔者只想议一议公众质疑最年轻市长的心理原因。

  毋庸置疑,在和平年代,一般来说,29岁当市长(县级市)是不太可能的,也正因为如此,才饱受争议。笔者认为,剥开公众争议的实质,不外乎三种心态。

  其一,对比自己不可能29岁当市长的综合因素提出质疑。在和平年代,29岁当市长的有几人?就目前来说,除周森锋以外,没有第二人。也许有很多人私下会这样质疑:自己也有不少优越条件,为何没能幸运地在29岁当上市长?周森锋到底有何能耐?不服气的心理和心态溢于言表。

  其二,对“非常提拔”的习惯性心理质疑。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潜规则流行的时代,在某些黑暗角落里,不时跳动着明码标价的买官卖官幽灵。贪官买官卖官之风一日不绝,每遇到“非常提拔”,难免会有人习惯性地提出,周森锋29岁当市长,会不会走了潜规则这条道,或者有什么背景呢?

  其三,这是信息不对称的心理表征。周森锋29岁当市长,他有何得何能?他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对此,有关方面没有作更多的介绍,公众知道的也不多。既然如此,公众难免会想到别的东西——潜规则,后台、背景等等。

  有道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笔者认为,如果周森锋真是凭真本事和硬本领坐上市长宝座的,不必计较和理会公众的质疑,只管好好干工作,挺住“流言蜚语”,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是对公众质疑的最好回应和回答。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