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的“侥幸心理害死人”能警醒多少官员?
2009-06-15

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09年06月15日 10:00:10 

       “心存侥幸最终害了自己”、“侥幸心理害死人”、“心存侥幸是我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6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蜀山监狱,上海市长宁区原区长陈超贤(正厅级)、安徽省和县原县委书记杨建国、安徽省凤阳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宝金三名服刑人员,不约而同地警醒前来接受警示教育的该省省直单位有关人员,侥幸心理让自己在贪腐之路上越走越远。(2009年6月14日《检察日报》)

        所谓侥幸心理,是指犯罪人对自己能够逃避法律追究的自信想象或可能逃避法律制裁的赌注心理,它是有很强的腐蚀性和传染力的心理病菌,是突破思想防线的杀手,是导致犯罪的祸根。

        正因如此,人们常常奉劝贪官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但是,很多贪官并不买账。他们总认为事情成败取决于“运气”的好坏,看到了风险与“机遇”并存,才不计后果地俟机一逞,以期奇迹出现。殊不知组织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伸手必被捉,谁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这正像报道中所说的,去年7月9日,陈超贤被安徽省宣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受贿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3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原来总以为自己做事隐蔽,况且行、受贿是两人之间的事,话也传不出密室,没有人会知道。所以心存侥幸,以为别人会出事,自己不会出事……是侥幸心理最终害了自己!”陈超贤说。而素有“卖官书记”之称的杨建国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于2006年9月被安徽省合肥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我自以为一没批地,二没介绍工程,因此收受的一些钱都与中央查处的重点不沾边,正是在这种侥幸心理作用下,我在违法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现在我终于认识到,侥幸心理实际上就是一种投机赌博的心理。这种心理要不得、害死人。”与陈超贤、杨建国一样,王宝金也承认心存侥幸是其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三名贪官走到这种地步,一是贪欲作怪,二是侥幸心理驱使。而三名贪官炼成贪腐侥幸心理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少数腐败分子没有及时查处,诱发了他们的侥幸心理滋长;其二,第一次收受贿赂没有及时被发现和制止,是助长他们侥幸心理的重要原因;其三,他们以为二人之间的权钱交易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行贿受贿双方是同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进一步助使贪官的侥幸心理疯长,最终在违法犯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深陷而不能自拔。

        所以,我认为,三名贪官的现身说法再一次表明:纸是包不住火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人要有准别,从政讲究操守,一切玩弄权术、疯狂聚敛钱财的腐败分子,不论伪装得多巧妙,“赌技”有多高,“运气”有多好,也不论是大贪、中贪、和小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所有的侥幸和幻想都是徒劳的。因此,期待三名贪官的现身说法能够真正警醒官员,千万记住:心怀侥幸等于走进死胡同。

    作者:林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