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骨髓”遇“库存”困境
2009-06-15

09-06-15 00:40:31     来源:金阳时讯-贵阳晚报

    核心提示: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刘华华独自坐在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的办公室里,看着电脑上关于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招募志愿者的活动方案,由于多种原因,该方案仍停留在电脑上。

   “这是救人命的事业,有多少患者正眼巴巴盼着!”刘说,资金匮乏及人们对捐献知识的不了解,正束缚着该项事业的发展。
 
最后的救命稻草

    自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2004年12月31日成立以来,刘华华在此工作已4年多时间,他告诉记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过去俗称“骨髓移植”,是支撑白血病、恶性贫血、淋巴瘤、地中海贫血等多种血液疾病患者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据2007年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仅白血病患者就达400多万,其中50%的患者是儿童,而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3万到4万的速度增加。

    记者从中华骨髓库公布的统计数据上看到,贵州省目前共有1.3万余名志愿捐献者的资料入库,这个数字在全国31个省、市中仅排名第24位。

像献血一样简单

   “广大市民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缺乏必要的了解,是志愿者人数较少的一个因素。”刘介绍说,骨髓库工作人员鼓励市民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大部分市民认为捐献过程会很痛苦,会对身体造成较大伤害。

    刘介绍,其实,志愿者在填写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后,将会被抽取5毫升静脉血样,以便进行分型检验,并进入中华骨髓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一旦志愿捐献者与血液病患者的HLA确认相符后,就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工作。刘说,目前,医学上采用技术已不需要抽取骨髓,而是像“献血”那么简单。

    世界上进行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中,至今未出现一例对志愿捐献者造成健康影响的事件。

资金匮乏束缚发展

    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省相关工作的经费支撑主要来自“国家彩票公益金”的资助,但开展宣传活动的经费则还是一个待填的窟窿。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骨髓库运作良好。上海、北京等地的“救命骨髓库”也频频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和当地企业的赞助。“在这些方面,贵州分库几乎没有获得有效的支持。”刘华华感叹,资金匮乏已束缚了我省志愿捐献者人数的发展。

为点亮更多希望

    据悉,贵州分库建立4年多以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HLA检测数据为1.3万余份,目前仅9人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对此现象,刘华华解释说,除了捐献者与患者之间HLA检测数据相符的概率低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当血液病人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配型相同急需帮助时,常出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临时反悔,不愿捐献的情况。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扩大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群体,就需要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及资金支持力度,只有全社会加大关注,才能给予更多患者生的希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