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育也快乐
2007-01-24
 

  英国威坎伯阿贝寄宿女中,是去年英国中学成绩排行榜上的状元、《金融时报》500所最好私立学校综合指标排行榜上的冠军。该校每年的毕业生中有1/4考入牛津、剑桥、哈佛等世界顶尖大学。特别是校长戴维斯告诉我,该校的最独特之处是:“让每个女孩都快乐!”更引起了我的兴趣。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发现威坎伯阿贝女中的“快乐”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第一个含义是,在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中享受快乐。威坎伯阿贝女中有110年的历史,创办人达夫女士当时定下的办学宗旨,第一句就是“让每个学生的天赋都得到充分发展”。现在全校有11岁―18岁的学生540名,校园里,真正用来上课的只有两座不大的教学楼,而最大和最漂亮的是艺术中心和运动中心。校长说,除了必修课以外,学校有几十门选修课,只要学生想学,学校都尽量安排。学校把选修课门类之多视为骄傲。

  带我参观的高二学生雷切尔说,每个同学都会学习一种以上的乐器、两门以上外语和一两个体育项目,她选学了钢琴、声乐和舞蹈,法语、西班牙语和汉语;她的同学莎拉学习钢琴、小提琴、声乐和两门外语。她们说,初中生考试压力小,选修的课更多。单从时间上看,每个学生的小日程表几乎从早到晚都排得满满的,每周末还有体育比赛或戏剧表演等活动,其辛苦程度不亚于中国的孩子。但雷切尔和莎拉却说不辛苦,很好玩儿。孩子的态度让我意识到,由于从兴趣出发,选修课成了她们的“游戏”,而孩子做游戏是从来不觉累的。但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主课学好的。她们在自己选修的科目中展现自己的优势,特别是一些体育集体项目,很能树立威信,在这里她们可以获得极大的快乐和自信,不仅有助于她们克服学习主课时遇到的困难,而且有助于她们走好人生之路。

  第二个含义是助人为乐。“要懂得他人的需要”,是达夫女士办学宗旨的第二句话。学校认为这对独立女性走上社会至关重要。学校管理实行的宿舍楼制是一个基本培养途径,学生从入校第二年分入一座宿舍楼,就像进入了一个“大家庭”,学校的体育、艺术比赛都以宿舍楼为单位。每个女孩在这个“家庭”里生活6年,相濡以沫,经历从“被人照顾的小妹妹”到“帮助别人的大姐姐”的角色转换,学会对他人的关怀。

  威坎伯阿贝女中是私立学校,校长有意与一所少数族裔和贫困家庭学生占多数的学校结成对子。进入毕业班的同学每周一次,一对一地帮助那里弱智或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教他们游泳和一起游戏等。学校每年还要邀请养老院的孤寡老人来校参观,学生们用轮椅推着老人们游览校园,还为他们表演节目。校长说,帮助别人的人,心灵是快乐的。孩子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鞭策自己,在这些活动中她们懂得和学会了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培养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回到课堂,就会转变为巨大的学习动力。

  第三个含义是“让每个孩子都快乐”,这也是该校每个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求教师在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时,及时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在教师的办公室里,经常贴着许多小纸条,如某同学祖父去世、某同学母亲生病等,以提醒教师在这段时间里注意课堂用语,避免刺激这名学生的感情。

  细细咀嚼威坎伯阿贝女中的办学宗旨:“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天赋都得到充分发展,要懂得他人的需要”,其实强调的正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学校要“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理念,正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快乐教育”在中国提倡多年成效不甚明显,威坎伯阿贝女中的办学理念和经验,似可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人民日报》 (2007-01-24 第16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