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残障孩子成长的乐园
2009-06-11

2009-06-11 09:20:00 来源: 天津网-天津日报(天津)

区教育局负责人察看建设工地

学校新貌

  5月14日,距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还有三天,东丽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新姿呈现在东丽人民面前,给全国助残日献上了一份丰厚的礼物。那一天,就读于东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孩子们搬进了“新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环境优美、条件优越、设施齐全,到处充满人文气息,是自己快乐成长的乐园。

  《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东丽区政府在努力构建现代化基础教育新体系的过程中,把发展特殊教育列入政府的“实事”项目。

  1988年区教育局成立了基础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自立学校,校址借用丰年小学校舍,将有中度残障的儿童收进学校学习,轻度残障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初步形成了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的教育网络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残疾人教育事业更加关注,改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环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东丽区委、区政府按照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在不断改善全区普通学校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将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列入全面改善教育环境的范畴。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决定重新改建特殊教育学校,将原丰年小学改造为我区第一所符合国家建设规范,具备对残障儿童实行教育实训功能的学校,并责成区教育局立项,筹划建设改造项目。至此,一项惠及残疾儿童的公益事业从此拉开了序幕。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区政府投资350万元、区残联投资400万元,为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按照国家和本市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规范要求,遵循特殊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区教育局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此项工程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在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订了详细的建设方案。本着科学严谨、经济适用、安全美观和为残疾孩子服务,方便残疾孩子学习的原则,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残障孩子启发智力、学习知识、获得技能、提升能力、享受生活的美好家园。

  考虑到学校原教学楼有主楼和西侧附楼两栋建筑,两楼之间以露天钢结构梁架相连的情况,为保证学生搬进新校舍后的安全,教育局在制订方案中,就将两楼之间的露天过廊改造考虑到施工之中,用蓝色阳光板进行外包,形成一个封闭过廊,既安全、又美观。同时,根据需要,对原有教学用房结构也作了调整,一是各种教室和实验室均设置前后门,两门之间的墙壁上部装有较大面积的透视窗,使其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二是教室内均设办公室,办公室和教室之间安装无框玻璃观察窗,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情况;三是在教室内设卫生间,便于学生如厕;四是康复室墙面进行1.5米高的软包,便于学生活动;五是楼内楼梯护栏设置高度均达到1.80米以上,楼道内墙壁上均装有双线不锈钢安全扶手,窗户安装推拉式防护栏,护栏上锁;六是按规范要求安装电源插座、开关;七是供暖设施全部内包,教室地面使用木质地板等,保证学生的安全。为方便残疾学生行动,教学楼外设有残疾人坡道,路中的地下管线井盖与路面取平,使道路设计符合无障碍要求。

  要改造校舍,必须遵循原建筑施工图,而建于70年代的丰年小学,施工图纸等原始资料早已散佚,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为此,在项目交底会上,作为建设单位的教育局责成基建科与设计、施工、监理三方,针对室内实际层高不一致对顶棚造型设计的影响,现有楼板结构和承重能力对卫生间等室内改造、暖气主管道走向的限制,电路切改、采暖热源连接、上下水管网改造等问题进行了周密讨论,使改造方案进一步细化,既顺应原有建筑结构承受力,又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电梯安装问题上,由于老建筑图纸丢失,原有结构资料无案可稽,无法将电梯安装在楼体内部。经过多方考察,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生产厂家一次又一次论证,最后决定在主楼南侧安装一部观光梯,食梯则安装在食堂所在的附楼北侧,用这种方法,既克服了因不了解内部结构的制约,又在不影响建筑整体美观的前提下,让电梯这一现代化设施安全、合理的运行在30年的旧建筑中。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和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施工方案,建设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局基建科委派专人负责项目的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进行督察和批示;区残联理事长李廷富也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工作;教育局局长闫平清等有关领导坚持每周召开现场办公会,对建设工作的进展、资金的使用、安全等进行督促指导,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主管建设改造项目的教育局副局长李俊龙从专业角度,指导建设管理人员理清工作思路,寻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工程建设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比如:仅以外檐装饰为例,首次设计效果图出来后,大家认为色调偏暗,略显沉重,视觉效果较差,与孩子们活泼、快乐学习和生活的格调不符。局领导即刻组织相关人员虚心听取学校、残联等各方意见,几易其图,确定了楼体为橙白相间,白色的透视结构墙环绕墙体,透视墙上面点缀着各种颜色的英文字母的设计效果图。建设之后的学校,醒目突出,颜色清新,色调明快,非常适合残障孩子学习、生活。

  为不辜负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期望,教育局基建科负责人带领科室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一方面不断细化完善建设方案,另一方面及时协调各方面关系,疏通施工环节,确保施工顺畅。

  由于建设任务重,建设周期短,作业面小,难以按照常规建设模式安排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积极寻找对策,反复和施工单位研讨,将项目进行科学划分,室内、外檐、场地、围墙、线路、外网等多个工种交叉作业,并与施工单位签订责任状,一百余人同时施工,协调配合,每日要完成最大限度的工程量。建设者们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夜以继日,经常挑灯夜战,甚至吃住在工地,为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确保工程进度按预定计划进行。

  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特殊教育学校改造工程终于如期竣工。在全国助残日活动中,天津市残联、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区残疾人联合会等专业部门领导到建成后的特殊教育学校参观。高水平的施工质量、清新亮丽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给各级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领导们对整体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希望这所学校为更多的残障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的建成,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及区残联等有关部门对残障儿童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标志我区教育更加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今后的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是智障孩子学习活动的乐园,而且将成为提高全区残疾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重要场所,也必将为我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讯员刘太茹 徐金琴 摄影孙力

来源:网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