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新十年无偿献血60200毫升
2009-06-08

2009年06月08日 11:02:57 来源:太原日报 

    人物档案 李毅新,山西宝利出租汽车公司一名标兵出租车驾驶员。从1999年参加无偿献血。现任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

    李毅新无偿献血60200毫升,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换了12次之多(一个成年人血液为4500至5000毫升)……在6月14日世界献血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积极投身无偿献血事业的普通的哥。

    李毅新第一次献血,是在1998年10月1日国家实施无偿献血制度之后。1999年的一天,在街头跑出租的李毅新看到唐明饭店门口有很多人参加无偿献血,出于好奇,他也走上献血车。当殷红的献血流入血袋,他才知道是饭店内部组织员工无偿献血。"当时也没想太多,只觉得是做了件好事。"李毅新回忆说。

    2002年,李毅新无偿献全血改为机采成分血。机采成分血的过程,是将人的血液抽出,并通过分离装置分离血小板,再将血液输回献血者体内。"将人的血液依次全部抽出再依次输回,期间分离出献血者四分之一的血小板。"李毅新介绍。在临床上,机采血小板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病毒的可能,而且减少了患者的输血次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虽然要在采血机上呆一个多小时,但李毅新献血后身体康复的周期缩短到20天。"人体每天都有血小板的大量正常死亡,分离一定数量的血小板并不影响献血者的健康。"市血液中心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献血方法的科学改变,可大大提高献血量。

    2005年,李毅新创建了由21辆出租车组成的文明车队--- "汾河车队"并担任车队队长。与太原市其他文明车队不同的是,"汾河车队"将公益活动更多地投向太原市的无偿献血事业。"车队队员不仅人人义务献血,而且还将家人、亲戚、朋友拉入到太原市义务献血队伍中来。"李毅新乐呵呵地说。

    机采血小板以特有的纯度高、残留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少,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工制备的血小板。但作为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机采成分血还是不为公众所了解。遇到太原各大高校学生放假,前往太原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血的人数明显减少。2007年2月,李毅新组建了由170名无偿献血者组成的 "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应急机采队",其中,"汾河车队"的队员及家属超过了30名。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太原市血液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支队伍的建立为保障献血淡季供血、突发事件供血及临床机采成分供血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9日,卫生部、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对2006至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者予以表彰。在表彰名单中,"汾河车队"的队员有5人!"汾河车队"的王小燕、李新胜这对夫妻分别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金奖和银奖,夫妻俩的无偿献血故事在太原出租车行业一时传为佳话。

    2006年9月,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挂牌成立后,被推选为协会会长的李毅新把自己的出租车承包给了别人,一心一意当起了义工。单从经济上来说,他每天出租车营运的收入就减少了150至200元。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际行动,对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宣传。"仅他一人宣传发动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就超过了1000人。"志愿者协会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志愿者服务时间的详细记录、义工服务人员的上岗培训、志愿者的星级评定……目前,太原市无偿献血的各项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协会还建立了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网,成立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QQ群,宣传动员、定期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如今,太原市每年有5万多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太原市也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本报记者 任晓明
 2009年06月08日 11:02:57 来源:太原日报 
 
 
  人物档案 李毅新,山西宝利出租汽车公司一名标兵出租车驾驶员。从1999年参加无偿献血。现任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会长。

    李毅新无偿献血60200毫升,相当于将全身血液换了12次之多(一个成年人血液为4500至5000毫升)……在6月14日世界献血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积极投身无偿献血事业的普通的哥。

    李毅新第一次献血,是在1998年10月1日国家实施无偿献血制度之后。1999年的一天,在街头跑出租的李毅新看到唐明饭店门口有很多人参加无偿献血,出于好奇,他也走上献血车。当殷红的献血流入血袋,他才知道是饭店内部组织员工无偿献血。"当时也没想太多,只觉得是做了件好事。"李毅新回忆说。

    2002年,李毅新无偿献全血改为机采成分血。机采成分血的过程,是将人的血液抽出,并通过分离装置分离血小板,再将血液输回献血者体内。"将人的血液依次全部抽出再依次输回,期间分离出献血者四分之一的血小板。"李毅新介绍。在临床上,机采血小板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病毒的可能,而且减少了患者的输血次数,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虽然要在采血机上呆一个多小时,但李毅新献血后身体康复的周期缩短到20天。"人体每天都有血小板的大量正常死亡,分离一定数量的血小板并不影响献血者的健康。"市血液中心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献血方法的科学改变,可大大提高献血量。

    2005年,李毅新创建了由21辆出租车组成的文明车队--- "汾河车队"并担任车队队长。与太原市其他文明车队不同的是,"汾河车队"将公益活动更多地投向太原市的无偿献血事业。"车队队员不仅人人义务献血,而且还将家人、亲戚、朋友拉入到太原市义务献血队伍中来。"李毅新乐呵呵地说。

    机采血小板以特有的纯度高、残留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少,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工制备的血小板。但作为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生事物,机采成分血还是不为公众所了解。遇到太原各大高校学生放假,前往太原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血的人数明显减少。2007年2月,李毅新组建了由170名无偿献血者组成的 "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应急机采队",其中,"汾河车队"的队员及家属超过了30名。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太原市血液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支队伍的建立为保障献血淡季供血、突发事件供血及临床机采成分供血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9日,卫生部、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对2006至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者予以表彰。在表彰名单中,"汾河车队"的队员有5人!"汾河车队"的王小燕、李新胜这对夫妻分别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的金奖和银奖,夫妻俩的无偿献血故事在太原出租车行业一时传为佳话。

    2006年9月,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挂牌成立后,被推选为协会会长的李毅新把自己的出租车承包给了别人,一心一意当起了义工。单从经济上来说,他每天出租车营运的收入就减少了150至200元。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实际行动,对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宣传。"仅他一人宣传发动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就超过了1000人。"志愿者协会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志愿者服务时间的详细记录、义工服务人员的上岗培训、志愿者的星级评定……目前,太原市无偿献血的各项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协会还建立了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网,成立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QQ群,宣传动员、定期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如今,太原市每年有5万多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太原市也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本报记者 任晓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