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巨洋:盲人的慈善情怀
2009-06-03

2009-06-03 06:18作者:

  一个本身还需要别人帮助的盲人,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仅创建了自己的企业,还多年坚持开展助残济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回报社会。凤阳县盲人企业家水巨洋用他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身残志坚、奋发有为的真谛,也告诉人们慈善不仅是健全人的事。日前,他荣获了首届安徽“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称号。

  1950年,水巨洋出生在凤阳县城一个贫苦的家庭,儿时悲惨境遇让他双目失明,但勤劳和执著铸就了他刚毅善良的品格。六岁时,他便开始挣钱贴补家用,卖水果、瓜子、拉板车卖水,只要能赚点钱的事,他都做。就这样,他一步一步从苦难中艰难地挺了过来。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开旅社、办批发部、做知名商品的代理商、盖八层大厦、搞房地产和矿业开发,他成了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

  水巨洋富了之后,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回报社会,如何帮助那些像他以前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在凤阳,人们都说水巨洋不是最有钱的企业家,却是最知名的慈善家。自1994年以来,每年的助残日、中秋节、春节,他都要放下手头的事情,挨门挨户为何开国等十几名残疾人送去生活费以及物品,并先后安排了几十位下岗工人和残疾人就业,给他们购买社保。自2006年以来,他每年都购进五十辆轮椅捐赠给凤阳县的残疾人。多年来,他为残疾人事业捐资达百万元,用爱心让一位又一位残疾人坚定了生活的信念。

  “我若能把眼角膜捐给您,让您能看见光明、看见亲人,我死也瞑目了!”凤阳县总铺镇的残疾人王先保说。王先保上有年迈老母,下有辍学在家的孩子,祖孙三人相依为命,少衣缺粮地将就在四不避风的茅舍里。他和老母亲都卧病在床,无钱就医,王先保欲哭无泪,几度寻死未成。水巨洋得知情况后,先拿钱为他治病,后来又为他家盖起了新瓦房,并供他的孩子上学。十几年如一日,在老水的资助下,王先保一家人的日子好了,他和母亲也康复了,儿子还在上海开了家豆腐店。

  如果说扶贫助残让亲历苦难的水巨洋感到快乐,那么,没有上过一天学的他把捐资助学当成了最欣慰的事。2003年,安徽财经大学的学生石晓云差两千元就面临辍学,老水得知后当即掏出2000元资助他。16年来他共资助了40余名大、中、小学生所有的生活学习费用,有的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如今,每个月初,水巨洋都要到凤阳中学,为他资助的贫困生发放当月生活补助,那个时候也是水巨洋笑容最灿烂的时候。

  “党和政府指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这是水巨洋的誓言,多年来,他一直信守着。淮河边长大的水巨洋深爱着他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每次淮河发生洪涝灾害,他总是第一个捐款捐物。2007年7月,他先后五次冒大雨为抗洪抢险指挥部送去救灾物资和现款,价值近20万元。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向个性硬朗的老水当晚九点得到消息后流泪了。第二天凌晨,他赶到省民政厅,为灾区人民捐款2万元,并主动上交了2000元的特殊党费。在他的感召下,爱人、孩子及厂里的工人也纷纷捐款。水巨洋又向残联提出申请,无论如何都要资助地震灾区孤残儿童5至10名,每人每月生活费用200元,直至大学毕业。(记者罗宝通讯员张杰)

来源:新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