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幻听 全都因为心理压力
2009-06-01

2009年06月01日12:47      来源:环球网

        做新闻采访的张小姐,因为需要随时保持通讯联络,不得不24小时开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平时把手机放在包里,隔一会就仿佛听见手机在响,掏出来一看,却没有任何电话。现在,她只有把手机捏在手上才感到安心,如果放在包里,总觉得会错过重要的电话和短信。最严重的是,她对自己的手机铃声产生了一种恐慌情绪,每天晚上,刚要睡着时总会身不由己地惊醒,感觉听到自己的手机在不停地响。即使已经关机了,但总觉得铃声就在耳边非常真切地不断萦绕,必须起身仔细查看后才能放心地躺下。每天晚上都要折腾好几次,总要拖到一两点后才能入睡。没有办法,她只有把电池卸下来,才能放心地入睡。

手机幻听困扰着大众

  和张小姐有类似体验的上班族并不在少数,这种手机幻听的情况正困扰着很多人。手机幻听往往是由于特殊的工作所产生的副作用,是工作应激所诱发的,偶尔出现,并不影响个体的精神健康和学习工作。但如果频繁发生,并且严重地干扰到正常生活,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强迫症。

  手机幻听现象主要分布在销售、咨询、新闻、管理、媒体等频繁使用通讯工具的群体内,他们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没有明确的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的界限,往往在铃声响起后,就需要他们立即投入工作。长此以往,他们内心的期待心理处于一种“待机状态”,强烈的心理暗示就会诱发幻听。这种对高科技产品过分依赖所造成的强迫症,正是个体对来电的渴望所导致的心因性听觉错误,这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以找到鲜活的例子,比如在就业高峰,不少求职者就会陷入幻听的行列;而正在谈恋爱的人,也会因为渴望对方的来电,反复出现幻听的现象。

  手机幻听不属于幻听症。在医学上,幻听症是精神分裂症的前期症状,而手机幻听不过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表现为一种高度的精神紧张,需要反复地查看自己的手机,这种强迫性检查属于一种强迫行为,明知毫无必要,但不如此则于心不安,以致疲劳不堪、痛苦不堪。这也是身体的潜意识在发出信号,提示个体,需要给心理减压。

减压:克服手机幻听的根本措施

  虽然许多人都出现过手机幻听的现象,但真正为此来医院门诊求助的人并不多。一般人们会有意识地将手机停用一段时间,如同拒绝看电视和上网一样。但“冷藏”手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重要的是采用正确的方法来释放内心的压力。

  在减压的过程中,需要个体采用与自己相适应的方法:

  走一走:到野外郊游,到深山大川走走,散散心,极目绿野,回归自然,荡涤一下心中的烦恼,清理一下浑浊的思绪,净化一下心灵尘埃,唤回失去的理智和信心。

  比一比:与同事、同乡、同学、好友相比,虽说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及时调整心态,以保持心理平衡。不因小败而失去信心,不因小挫而伤锐气。

  放一放:如果不是急事大事,索性放下不去管它,过几天再说。或许会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更合理周密的打算。

  乐一乐:想想开心的事、可笑的事:或拿本有趣的书,读几段令人开怀大笑或幽默风趣的章节。

  唱一唱:唱首优美动听的抒情歌,一曲欢快轻松的舞曲或许会唤起你对美好 过去的回忆,引发你对灿烂未来的憧憬。

  让一让:人生如狭路行车,该让步时姿态高些,眼光远点,不在一时一事上论短长。让人一步,海阔天空。

  通过以上方式给心理减压,手机幻听的现象就会减少出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