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老年人未得到子女照料
2009-05-31

2009年05月30日01:26  长江商报

  武汉市“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本报讯(记者 刘春燕 实习生 董学美 通讯员 吴永保)“白天坐门口,一日三餐难到口。晚上数星斗,天天没盼头。”在武汉市周边农村,这样的留守和空巢老人占到全部老年人的近六成。日前,武汉市社科院发布《武汉市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报告》,全面反映留守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并向政府提出建议。

  该报告收录于《2009年度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由武汉市老龄委、市社科院联合课题组通过入户、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对6个远城区、32个行政村、1914名农村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逾七成农村老人劳作度日

  调查显示,留守和空巢老年人总数为1119人,占全部调查对象的58.5%。其中840人是农村留守老人,占调查对象的43.9%;279名老人是独居的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的14.36%。1380名老人坚持田间劳作、为生活奔波,超过调查对象总数的七成。

  报告指出,农村多子女家庭日益减少,加上家庭小型化,小孩大了,结婚后就分家单过,传统家庭的赡养功能逐渐弱化。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三八”、“六零”、“六一”群体,“老年人既要种地,又要承担照顾孙辈的重任,自身养老受到关照几乎成奢望。”

  一成多老人一年难见子女一面

  调查发现,经常得不到子女照料的老年人接近四成。几天被看望一次的老人情况居多,占调查总数三成多;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占三成多;经常得不到生活照料的老年人接近总数的四成,其中几个月被看望一次的老人占总数的23.8%,一年难得被看望一次的占12.3%。

  从医疗费负担构成来看,老人自己支付医疗费的达四成多,子女负担老人医疗费的占五成多。

  建议放宽农村养老护理标准条件

  报告指出,农村高龄、贫困、独居老人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人的日常照料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

  报告建议,适当放宽农村享受政府养老护理服务的规定、标准和条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制定出既能切实解决高龄贫困独居老人的日常护理问题又不超出财力承受能力的政策和措施。对农村户籍空巢独居、70周岁以上、夫妻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夫妻一方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老人纳入政府居家养老护理服务范围。

  另外,对当前未进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老年人采取分级定补、定额补助的办法,保障老年人的养老生活。

  ◇案例

  八旬老两口常年没肉吃

  在黄陂区横店街寅田村,82岁的易文斗老两口住在15平方米的一间旧房内,通风条件差,夏天高温不得不整日睡在露天。他们有4个子女,经济条件都不好,常年在外打工,没什么文化,打工收入也不高,无力赡养老人。72岁以后,老两口才没有种地,靠在外打工的儿子买点粮食给他们度日,女儿给点零花钱买食用油等必需品,生活非常艰难,除逢年过节子女买点荤菜外,常年吃自己种的萝卜、白菜,没吃过肉,低保评不上,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和补贴。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