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1日 08:08:17 来源:新华网天津频道
周润健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趋势的日益加剧,选择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逐年增多,他们渴望得到养老院更周到的生活照料和更细致的心理关怀。但记者近日在天津一些养老机构采访发现,相对于对社会养老需求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目前养老院招聘养老护理员却越来越困难了。业内人士忧虑,这一现象若不引起重视,未来,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将陷入无人照料的尴尬境地。
养老院里的服务人员日渐减少(资料图片) 养老护理员“告急” 龙福宫老人院是天津市一家知名的民办养老机构,1997年3月建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横跨五区连锁经营的民营养老机构。五院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床位近600多张,入住老人500多人。 说到养老护理人员短缺问题,龙福宫老人院院长张文革一脸无奈地说:“现在老人院共有养老护理人员100多名,但绝大多数是下岗失业的40、50人员,这些人再过几年就干不动了,而后续的养老护理员又招不上来,真是着急啊!” 张文革告诉记者,近两年,在努力提高待遇的基础上,他们陆续招聘了一些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包括一些大学生,但短则一两天,长则一个月,很多人因为脏、累等原因都离开了。 记者在天津鹤童养老院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2007年9月,天津鹤童老人护理职业培训学校接受甘肃定西市卫生学校送来的39名该校实习生,进行了为期12天的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的培训。但遗憾的是,培训结束的当天,仅有5名学生留下实习,其余的学生全部走掉,出现了“集体大逃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护理员的配备数量不足,很难进行八小时工作运转。一般护理员平均一人要照料多位老人,许多养老院的护理员甚至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天津市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方嘉珂表示,养老护理员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养老机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很多老人将来就会陷入无人照顾和照料的尴尬之中。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不久前在天津参加一项助学签约仪式活动时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目前我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 王振耀指出,由于目前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为照顾老人,往往是请养老护理员到家里伺候老人,也有的将老人送到养老院。但目前看来,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良莠不齐,很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正式培训,缺乏养老护理基本常识。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以下岗再就业人员居多,还有部分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这使得养老护理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养老护理员为何少人问津 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98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今后将以年均800万人的规模递增。 人口老龄化正快速增长,高龄、空巢、失能的老人越来越多,我国正从居家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转变,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走进养老院养老,养老护理行业市场可谓潜力巨大。但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养老护理员岗位为何少人问津? 方嘉珂认为,目前养老护理员岗位还没有被人们正确认识,完全停滞在一种传统落后的观念上,简单地将养老护理员等同于喂水、喂饭、擦屎倒尿的工作,而没有认识到养老护理员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高尚的职业。 在龙福宫老人院南开院工作的张军,今年40岁了,她下岗失业后就来这里当了一名养老护理员,如今已8个年头了。她告诉记者,养老护理这个行业需要细心、爱心和耐心,如果不具备这“三心”根本就干不了。 “这个行业没人干,我觉得主要还是社会上对这个行业有偏见,对养老护理人员存在歧视。”张军感慨地说,“在世俗观念中,养老护理就是伺候老人吃喝拉撒,是低人一等的工作。记得有一次,我和爱人去参加一个亲友聚会,当亲友知道我干这样的工作后,很多人都是一脸的不屑,认为干这个工作很丢人,让我不要干了。我当时心里特别难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养老护理行业确实很辛苦,脏、累、苦、待遇差、工资低不说,有时碰到那些脾气古怪的老人,确实很难伺候。 天津市鹤童老人护理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刘玉华告诉记者,目前养老机构招聘的多数是下岗、失业和无业人员。近年来,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天津陆续推出多个公益性岗位,40、50人员多被这些岗位分流,愿意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人很少。30多岁的人群由于就业渠道还比较宽,养老护理职业对她们这一年龄段还不具有吸引力。另外,养老护理这个行业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一般多在800元左右,这样的低工资很难留住人,尤其是年轻人。 “一个20刚出头的年轻人,就要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这一点,我怎么也想不通,也无法接受这个职业。”这是一位中专生在鹤童养老院养老护理员岗位上实习一天后,不辞而别时甩下的一句话。 养老护理员“缺口”亟待填平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王振耀指出,养老护理员作为新兴职业,将伴随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总趋势。各地应大力发展养老护理事业,加快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方嘉珂认为,通过培训和鉴定取得资格走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道路,让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照料老年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应的培训工作,培训出更多高水平的养老护理人员,满足社会的需要。 张军告诉记者,养老院里的这些老人其实非常可爱,和他们一起的时间长了,他们会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向你发牢骚,和你唠家常,甚至把好吃的东西偷着留给你,有时甚至都放霉了,放烂了。我觉得这个行业不丢人。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理解和支持这个行业,让养老护理行业成为一种高尚的职业,消除社会对这个行业的歧视心理。 张文革说,民办养老机构的负担比较重,其中,房租是最大负担,拿龙福宫老人院来说,每年的房租几乎占到收入的一半,如果在房屋租赁选址和房租上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无疑会减轻民办养老机构的负担,让养老机构将有限的资金放在提高护理员福利待遇上,这样,既可以增加这一岗位的吸引力,也让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有一种稳定感。 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天津一些职能部门对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出台了不少,比如床位补贴费、煤水电气按照民用标准收费、有资质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等,但很多政策落实不到位,比如床位费到现在只给补了一年。希望有关部门能将这些政策落实到位,减轻养老机构的负担,让养老机构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改善养老护理员待遇上,壮大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从而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