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并不一定是病
2009-05-25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5-2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翁淑贤

       本报讯 (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张学元)天气转热,记者从广州一些医院的体检中心了解到,近来体检中血液黏度稍高的现象有所增多。甚至有个别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也被查出血稠,家长困惑:小小年纪本来血管应该很畅通,怎么血会流得慢,这么下去会不会容易得血栓?用什么办法治疗见效快?对此,广州血液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付涌水解释说,其实血液黏度稍高并不一定是有病,多数情况下它只说明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如红细胞的比例有所增多,血液浓缩。这种检查结果可能跟空腹或夏天出汗过多有关。 

  多汗+空腹

  体检易现血稠 

  夏天为何容易查出血稠?付涌水解释称,一般体检抽验都要求空腹进行,有的甚至要求前一晚八九点钟后就不要再进食,不少人因此连水都很少喝。十几个小时下来,身体水分继续通过尿液或汗减少,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血液的黏度自然要比正常状态下高。通俗一点讲,也就是“更浓缩”了,所以拿到手的化验单上血色素、红细胞数等指标都可能比正常值略高,特别是年轻人,多数都非病理现象,无需自己吓自己。他提醒说,除非各项指标高出正常值许多,才应怀疑有病理原因,如红细胞计数实在过高,可能与继发性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关,但这种病其实并不多见。 

  血黏度稍高

  未必会形成血栓

  血液黏度稍高会不会产生血栓?付涌水称“未必”!因为血栓形成与血管内壁受损、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有关。如果一个人的血管弹性好,血管内壁光滑,血黏度高一点,未必会造成血管堵塞。

  另外,有些保健品宣传称血液黏度增高都是因血液中的“垃圾”太多,应该吃药或保健品定期“清除”血液中的“垃圾”,付涌水认为应作具体分析。他指出,血液本身就是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血液黏度稍高是因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增多引起的,未必是病理状况,可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改善血液的质量,使其成分能回复到健康的状态。 

  科学喝水

  有助稀释血液 

  付涌水指出,体检查出血液黏度稍高,排除了病理性原因,一般都无需作特别的治疗。特别是年轻人,平常只要注意科学地补水,合理地饮食,使身体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并有助血液的代谢。但喝水也要一些讲究,比如早晨起床后,血稠的人就不宜喝淡盐水或者咖啡、可乐之类的饮料,因为经过一夜的生理代谢后,一般早晨人体都较缺水。正确的做法是喝普通的白开水,以尽快稀释血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