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2 10:45:11 来源:北国网- 时代商报
沈阳市副市长祁鸣视察苏家屯区湖西街道“阳光之家”。 市残联供图
据了解,沈阳市现有智力障碍残疾人2.4万人(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例测算),约占残疾人总数的6.25%,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智力残疾人这一群体特殊困难,特别是由于在认知水平、社会交往受限,成为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的难点。造成了许多智障孩子虽然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远没有达到就业的能力和素质,导致毕业后闲散在社会上,封闭在家庭中。这样不仅使各方面能力不断退化,也不同程度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精神负担和压力。
2008年沈阳市政府决定在条件成熟的街道投入200万元建立“阳光之家”和“阳光工场”。
拓展
阳光之家帮助青年成长
“阳光之家”主要接纳年龄在18-40周岁、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中、轻度智力残疾人,以及家庭困难且有提高参与社会能力需求或者通过综合培训满足现有岗位要求的智力残疾人。
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康复训练、简单劳动、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拓展智力残疾人与社会融合的途径,进而为智力残疾人实现正常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每个“阳光之家”接纳智力残疾人数不少于20人。
就业
培训合格就可直接上岗
目前,和平区正在试运行“阳光工场”。“阳光工场”主要招收具有沈阳市户籍、在就业年龄段内、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劳动能力并有参加工作愿望或者需要通过综合培训满足现有岗位要求的轻度智障人士。
“阳光工场”主要进行劳动生产及技能培训,同时也进行康复训练等项目,进而引导部分有能力的智障人士走向就业、融入社会。智障人士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达到用工单位要求后,还可以进入用工单位正常就业或在“阳光工场”实现非正规就业。
目前,“阳光工场”已经有24名残疾员工实现非正规就业,精品包装盒年生产加工任务可达50万元产值。据了解,今年沈阳市将继续建设“阳光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