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3 03: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 5月11日傍晚,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王杉第三次暂别学校回到北京的家中。昨天在家休整一天后,身体一向强健的她今天住进海军总医院,为捐献骨髓进行最后的准备。
■三年前献血打个钩
为今日善举埋下种子
王杉之所以会有今日的善举,其实源于她三年前的一次偶然机缘。当时,刚参加完高考的王杉进行了考后的第一次献血,她在采血人员发的登记表上“自愿捐献骨髓用于白血病人的救治”一项前打了钩。
没想到,今年2月中旬,已是一名大学生、正在校上课的王杉突然接到中华骨髓库的来电,电话中工作人员称,广东有一名急性白血病男孩进行骨髓移植术,其所需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与王杉在红十字会的档案信息相符,问她是否愿意进行骨髓捐献。
据了解,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骨髓匹配率通常不到十万分之一。而就是这个“概率极低”的电话,让王杉毅然同意进行骨髓捐献。
■“患病男孩只比她大两岁
也要想想人家的父母”
“孩子今年寒假回家还念叨过,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捐献机会,这次她很坚定。”自从得知王杉将进行骨髓捐献的消息后,王妈妈就没放下过心来,她到处打听、问询。
“开始怕对孩子身体不好,后来了解到现在技术很先进,没什么疼痛,不会影响身体。”昨天是王杉入院前在家准备的唯一一天,王妈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担心。“孩子说能救人性命是一种幸福,那个广东患病男孩只比她大两岁,也要想想人家的父母。”
■今日将入住医院
下周一采集干细胞
之前,王杉已经两次别离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的老师同学,回到北京接受骨髓捐献前的高分血检验及全面身体检查。这位身形并不健壮的女孩说着一口地道京腔:“我身体很好,肯定没事儿。”
一名女同学评价王杉平时就是一个特别活泼、敢作敢为的女孩。王杉所在学员67队教导员说,王杉入校以来兼任班长,在航院历届运动会上拿过好几个名次,“光1500米就两个第一,她还是班上第一个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学员。”
第三次为骨髓捐献回京的王杉今天上午将住进海军总医院。接下来的5天,王杉需每日注射“动员剂”,并将于18日进行第一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