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残疾人一个明媚的春天
2009-05-19

恩施新闻网 enshi.cn 2009年05月19日09:23

 

建始县属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残疾人群体所占人口比例高达9.22%。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47030人,其中贫困残疾人占30%以上。作为主管残疾人事业的建始县残联,以政策扶残为主体、康复助残为主线、项目惠残为支撑、人道社会为氛围,全方位、多层次扶残助残,他们用真诚、真情、真心为残疾人谋福祉,演绎了一个个真情故事——

记者 向继武 通讯员 向莉芳 胡维琼

贫困精神病患者的福音

5月17日是第十九个“全国助残日”。

在“助残日”到来前,州及建始县残联共同组织了为期三天的为贫困精神病患者集中诊疗的活动。针对全县贫困精神病残疾人多、面广的实际,建始县残联与州残联在三里、高坪、花坪乡镇开展对贫困精神病患者集中诊疗。

据统计,建始县4.5万多残疾人中,精神病患者共3603人,其中该县三里、花坪、高坪3个乡镇的精神分裂症、记忆失常、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等家庭贫困重度精神病患者达980多人。

为帮助这些精神病患者及其监护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不能承受之“痛”,2008年3月24日,州残联就曾组织州优抚医院4名精神病专家,前往三里乡,对低收入、困难家庭的79名精神病人义诊,免费发放了价值3.5万元的药品。

三里乡大风村李秀妹(化名)2岁时母亲去世,由她父亲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她16岁外出打工,由于缺文化,与她同龄同时进厂的人相比,工资收入每月悬殊400元。李秀妹不服找厂老板论理,反而被辞退,精神受到刺激。

2007年4月,李秀妹被同乡护送回家。李秀妹的父亲变卖家中活动财产,为女儿寻医弄药无济于事。李秀妹白天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夜间四处乱跑,毁庄稼,甩石头砸房屋,邻居伤透了心。去年3月,李秀妹在父亲带领下到乡政府,接受州优抚医院的专家诊断,免费领取400多元的药物。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李秀妹发病率明显减少,县残联了解情况后,安排李秀妹到县城民心按摩院参加3个月的盲人按摩培训,并被推荐到麻城县某按摩院就业。

今年5月7日,州残联副理事长唐良军与州优扶医院4名精神病专家再次来到花坪乡,为63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诊疗。

援手倔强的特殊人群

据唐良军介绍,我州目前共有各类残疾人近40万名,其中精神病患者4万余人,州残联每年用于贫困精神病患者药费、治疗费达30多万元,州优扶医院接待住院精神病患者年均达4000余人。

从建始本次“助残日”活动接受诊疗的175例贫困精神病患者数据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达120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28岁,病历大多在5年以上。

花坪乡三岔槽村达8个精神病患者,是该县最多的村。花坪乡田家坪村最多的户有4个精神病患者。唐良军安和利从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精神病因可分为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大类,并伴随着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一是社会压力增大,导致精神残疾增多。随着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人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巨大,特别是青年人,面临着学习、就业、家庭等各种压力,精神上找不到支持就可能陷入抑郁、精神分裂症等情形;二是因安全事故,精神受到创伤。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增加了精神残疾的致残风险;三是家庭贫困,婚姻破裂,导致精神贫困。花坪乡田家坪村34岁的姚某,1998年结婚,欠8000余元的外债,第二年妻子离他而去,紧接着父亲病逝,三间住房垮塌。本来就性情急躁的姚某,精神失常。2000年3月,年迈父母东借西凑3000元,在州精神病院治疗3个月,2007年卖掉原计划自家建房地基,送儿子去州精神病院治疗。

数据显示:三里乡2008年诊疗的79名精神病患者监护率、康复服务率均达100%,病情复发率控制在2%以内,病情显好率达70%以上。一连串数字反映了该乡在精神病防治方面的成效。

4月28日,上任不久的三里乡党委书记孙玉斌,得知州残联第二次到三里坝为精神病患者义诊,他简略了解基本情况后,二次召开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会,组成工作专班,实行党委领导分片包干,片区总支干部包村,村干部包人,一个精神病患者落实一个监护人。二龙村李义(化名)与28岁的儿子同患精神病,村支书范宏森为落实他们父子的监护人,用了3天时间,说服同住一院落的两名老党员做他们的监护人。

5月9日,雨天路滑。范宏森自费包车,与另一村干部和监护人做李义父子的工作达4个多小时,将他们父子送到义诊现场,已是下午3时。

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康复

现年61岁的三里乡擦擦坡村精神病患者王某,丈夫早世,一儿一女外出打工12年未归。2002年,性情急躁的王某,疯疯癫癫,白天到三里坝、河水坪集镇时而唱歌、跳舞,时而沿街骂人,晚上回家闹得邻居睡不着觉,后来外出,彻夜不归。王某2003年以找孩子为由,在宜昌、武汉等地闲逛。2007年8月,某地民政部门弄清她的身份后被送回家。家里一间房子垮塌,田里杂草丛生,精神受到更强烈的刺激。一时间,王某喊累了倒地而睡,饿了抓到什么吃什么。村支书刘大夫与妻子商量,将王某吃住安排在他家,乡残联干部向成建迅速为王某办理农村低保,县残联安排专项资金帮助王某建住房,村干部接连召开4次小组群众会,动员47户有劳力的帮工,无劳力的帮钱帮料,送米送油,仅25天时间,王某就搬进了新家。

2008年,刘大夫作为王某的特殊监护人,将她护送到乡政府诊疗,详细向州优扶医院专家讲述她的病情。回到村里,刘大夫遵医嘱递给王某服药时,王某却不肯吃药,反而把杯子都甩了,把家里的灶头、窗户打掉……刘大夫心头一阵酸楚。后来,刘大夫根据县残联的建议,对王某制订了康复计划,慢慢安抚王某,当听到王某说要吃苹果,刘大夫马上掏钱买了3公斤苹果送到病人手中。吃着苹果,王某安静下来,开始按时吃药,病情得到了控制。

擦擦坡村六组精神病患者刘大月,住房破烂不堪,吃了上顿无下顿,不肯服精神病药。他还在10多年前,就酿成了见人就吐口水的恶习,人们见他来了就躲得远远的。2007年,刘大夫巧用政策性助残,移民搬迁等形式,纳入农村低保,帮扶他改造危房,解决饮水难,制订康复计划。刘大夫天天定时带着开水上门催促服药,有时外出就安排妻子送药上门,使刘大月病情得到根本好转,见人吐口水的恶习随之改掉。

重树残疾人的信心

情注民生,康复助残。改变残疾人的生活,重树残疾人的信心,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是建始县残联的工作特色。

复明一人、解救一家、影响一片。“感谢党、感谢政府!免费为我做了白内障手术,现在好远都能看见。生活虽然困难,但我现在对生活充满了信心。”2008年12月,建始县业州镇金龙观村管得全谈起白内障手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该县自2005年实施复民工程,5年来,全县937名白内障患者复明。

近年来,该县通过组建船儿岛等6个社区康复指导站,配备专(兼)职康复协调员,形成社区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广润社区康复指导站为59名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对13名残疾人实行了家庭康复护理和跟踪服务,常年为65名残疾人提供医疗检查、心理疏导、康复护理、康复知识,普及残疾人亲人培训、训练指导;全县累计为残疾人安装假肢41条、购置捐赠轮椅230辆、肢体矫治手术45例、安装助听器、助视器等16具。

1358人找到就业“饭碗”。“像我这样的残疾人找个工作很难,只有努力工作来回报公司的厚爱!”如今在长梁乡双塘村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工作的高位截肢的李四青一提起工作的事总有说不尽的感激。

近年来,县残联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多途径帮助残疾人寻找就业门路,积极与劳动、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协调,争取扶持保护措施和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创造各种就业机会和有利条件,并免费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找项目、跑资金、办手续。全县通过各种渠道累计培训各类残疾人达1358人,其中95%的实行了原地就业或自主择业。

政策性扶残、康复助残,该县2008年实施“以奖代补”助贫困残疾户建沼气池,有130户家庭告别了煤烟粉尘,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

2008年,建始县为残疾人实施“阳光家庭”计划,把帮助贫困残疾户建沼气池纳入为残疾人办实事的重要内容。

县残联结合农村“五改三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在农村残疾人家庭中开展以改厕、改圈、改灶、建设沼气池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家庭”创建活动。截至当年12月下旬,经县残联组织专班验收,已建沼气池的贫困残疾户达130户。“5年前,就想建一口沼气池,缺资金未能如愿,今年感谢县残联的支持……”2008年12月28日,建始县高坪镇青里坝村残疾农民樊友海,边拧沼气开关边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