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24年,老人成“千万字富翁”
2009-05-19

 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8:27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刘老整理收集了大量剪报资料。陈飞 摄

  每个人都有一笔属于自己的财富,或许是出众的容貌,数不尽的金钱,抑或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帮有难同当的朋友……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对于刘群老人,他用20多年时间收集的60多本剪报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财富。

  剪出60本剪报

  刘老的读书看报史还得追溯到他在湖南省外文书店工作的时候。那时单位订了许多报纸,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当天的所有报纸都读一遍,“哪一天没看报纸,就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渐渐的,刘老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

  但是看过的东西时间一久就会不记得,想再找出来却是很难的,而且那么多报纸丢掉了多可惜呀,于是他开始收集报纸。随着收集的报纸日益增多,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要在一大堆报纸中找到想要的那篇文章,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刘老就想到了剪报,这一剪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剪了整整24年。对剪报进行剪贴分类,装订成书,才有了今天14类60多册近千万字的剪报资料。

  从剪报中获益良多

  刘老剪报的内容来源非常广泛,包括许多报纸和杂志。《长沙晚报》、《健康时报》等都是刘老喜欢阅读的报纸,剪报中的很多内容也是来自这些报纸。记者发现刘老收集的剪报中都没有新闻,刘老解释说:“我觉得新闻转瞬即逝,没有保存的价值。我喜欢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衣食住行、情感、经营等,非常有知识性,也很实用。”现在这些剪报就是刘老的生活指南,没事的时候刘老就爱翻翻这些宝贝。“比如保健篇里有许多关于疾病防治、养生长寿的文章,平时我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就到里面去寻找对症下药的方法,穴位按摩也是我从这上面自学到的。”

  希望能与同好者交流

  对于如何做好剪报,刘老有自己的一套。“这里面有许多的小窍门。”刘老得意地说。刘老以前学过一点美术,工作时还做过排版工作,他把这些也充分运用到剪报当中来了。有的页面贴完剪报后还会有一些留白,很影响美观,于是刘老有意识地把一些好看的图片也剪下来贴在空白处,“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欣赏,也要做得好看点嘛!”

  不停地剪、贴,拼凑成页,再一本本地整理,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我很会享受生活,我有自己的办法来解乏。”刘老乐呵呵地说,为了使剪报的过程不那么枯燥,他会在剪报时放上一段喜欢的轻音乐或者京剧,在音乐中、在京腔京调里剪着,兴奋时甚至会跟着一起哼唱起来,让剪报成了一种享受。

  现在做剪报、翻看剪报已经成为刘老的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我来说,这些剪报是我的一笔财富,因为它们蕴含了许多的知识、智慧,人生道路上的拼搏、成败以及艰难曲折。在委屈、忧愁或欢乐时,它们都是我找到精神力量的支点,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已七十高龄的刘老表示,现在仍每天坚持剪报,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刘老说。另外,刘老还借本报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能和与他有着同样爱好的朋友交流,大家一起谈谈自己收集剪报的心得体会,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剪报的作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