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8 08:28:00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本报记者梁清摄 来源:网易
志愿者执着残疾儿童的手,把篮球抛向篮筐。
本报记者梁清摄
本报讯(记者田玲玲)昨天是第19个“全国助残日”,市残联开展了就业现场招聘会等活动。金融危机下,残疾人就业更困难。日前,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开始实施对口帮扶政策,每人对口帮扶5-10个残疾人。
企业招聘戴有色眼镜
本届“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市残联开展了就业现场招聘会。金融危机下,就业机会“僧多粥少”,残疾人更困难。“往年一个季度组织企业举行一次招聘会,有30-50家企业参加。”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称,但今年春节至今,一共只有3-4家企业联系他们愿招残疾人。
“我在人才市场找了两个月,每次投简历,别人看到我是残疾人,就把我赶走了。”27岁的徐伟5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左手,找工作被拒不下四五十回。虽然有开车的经验,但工作机会迟迟不来。昨日,他给一家运输公司投了简历,但没抱太大希望。“其实我们跟健康人一样可以干好,但没人愿意给我们提供施展的舞台。”
据了解,昨天共有18家企业参加了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2个。市慈善会捐赠了5万元康复器材。
结对子帮扶就业
今年以来,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登记求职的共有110多人,加上往年累计共有660多人。为帮残疾人就业,4月底,该中心实施“一对一”帮扶政策,每位工作人员对口帮扶5-10个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还提供申请低保、办IC卡、办理盲人按摩店营业执照等民生服务。今年下半年,该措施将推广到各个镇。
另外,今年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中心扩大招生类别,新增招收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精神障碍,肢体障碍四类残疾儿童,计划招收50至100名。5月23日将举行招生面试。市民现在仍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