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就是敬父母”
2009-05-15

作者:记者 王杰     2009年05月15日 08:57

 日喀则民政局工作人员在福利院开展调查工作。记者 王杰 摄

                   日喀则江孜县社会福利院老人们的幸福晚年生活。


    “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日喀则地区开展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标准。多年来,日喀则地区始终坚持把解决五保对象的切身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地区民政等相关部门每年都组织专门力量对五保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严把政策关,逐步规范和完善五保供养对象的认定、审核、审批工作,把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并保证供养资金落实到位。目前,日喀则地区共有五保对象2330人,其中,7个县有社会福利院,15个乡镇有敬老院,床位257个。

    5月的日喀则,春意盎然。记者走进江孜县社会福利院,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院里的老人们或坐在靠椅上休息,或三五一群聊天,一片和谐温馨的夕阳美景。地区民政局副局长吉律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社会福利院,全地区还有7个。

    为使五保老人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日喀则地区以“优质服务,老人至上”的服务理念,树立“老人就是父母”的服务意识,尊重老人的习惯,注重老人的心理保健,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

    日喀则市福利院81岁的卓嘎老人,来到福利院有3年了,自从来到福利院,她的日子再不愁了,每天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病了也有医生看病,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卓嘎老人告诉记者:“她的日子比有儿女的还要幸福,这样的日子,她要活到100岁。”听到老人的话,大伙都笑了起来。地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索朗介绍说,目前,日喀则地区7个县的福利院已安排老人入住,两个县的福利院已建设完成,其它几个县正在建设。地区将通过这种集中供养的方式,把全地区愿意到福利院和年龄大的“五保户”安排进来,使他们有专门人员照顾。为了解决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日喀则地区民政局还积极同劳动局协调,争取在每个福利院安排一个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负责福利院老人的生活。

    在抓好集中供养的同时,日喀则地区还积极做好分散供养工作,通过开展分散供养工作标准,确保分散供养对象遇事、得病能及时得到救助,各项保障能及时到位,使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这是聂拉木县亚来乡土龙村的边巴仓决老人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老人今年71岁,无儿无女,靠着国家的政策,每年能领取1800元的五保补助。老人告诉记者,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她对自己的晚年生活一点也不担心。老人年龄大了,没办法干重活,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县里民政局就要给她送粮食,送酥油,村里人也轮流过来照顾她,让老人的晚年生活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忧。

    是啊!五保老人的生活就像夕阳的景色,是那样的美丽。这正如吉律副局长所说的一样:“我们的目的,就是真正让五保对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感受社会和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