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1 08:33:23) 稿件来源:重庆晚报
霸道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最突出的性格特征 本报资料图 王远凌 摄
都说孩子是未来,可有多少家长在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能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呢?近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我市主城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4~6年级的小学生中,约有27%存在行为问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胡华介绍,《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系统心理干预模式研究》课题组共抽样调查了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3000多名4~6年级的小学生,调查使用的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客观反映儿童心理行为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从调查结果来看,约有27%的孩子存在行为问题,比7年前的调查结果上涨了一倍还多。
胡华解释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数据,存在行为问题不一定就是心理有问题,也不一定会发展成心理疾病,但这部分孩子中的某些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心理疾病风险。内向、外向、抑郁、不合群、社会退缩……对于孩子存在的这些行为问题,建议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每所学校都至少配备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心理辅导员,同时还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长期的档案。
专家分析》
独生子女性格过分占强
过度占强,不会与同伴分享,这些都是独生子女们在家长的过度宠爱下留下的行为习惯。
胡华说,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非常溺爱,导致其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霸道成为他们最突出的性格特征,长此以往,必将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障碍。
小学生对父母婚姻最敏感
父母关系不好,对哪个阶段的孩子伤害最大?——小学生。
胡华说,父母关系不好,长期冷战或者家庭暴力,对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影响最大。“孩子年龄小的,还不太懂事,孩子年龄稍大的,对两性问题有所了解,心理的伤害也相对较小。但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对父母关系非常敏感,家庭气氛不好的孩子,容易孤僻、抑郁或攻击等,将在心理上留下永远的阴影,甚至影响其未来的恋爱与婚姻。”
案例》
遭批评不敢上课 住院半年
小琴是我市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毕业考试前,因为被老师批评过一次,便总觉得同学、老师都看不起自己,老师会再次批评自己,不敢去上课。回到家中的小琴变得非常懒散,不洗脸、刷牙,一个星期不洗澡,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家人发现小琴的异常后将其送进医院精神科,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在医院住了半年多,至今未愈。(文中小琴系化名)(记者 唐国利)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