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1 08:56:34 湖南在线
湖南在线娄底讯(实习记者 杨正强) 在我国许多城市,年满60岁的退休老人即可申领“老年优待证”(即老年证),政府规定老年人持该证件即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逛公园等多项优惠。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很多行业都对老人证不认账:出行受歧视、公园照收门票……
截至去年,娄底市娄星区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人56056人,约到了全区人口的14%。究竟这种现象在娄底市是否同样存在?近日,本网记者对娄底城区多位老人进行了调查采访,结果表明,“老人证”在娄底同样遭遇尴尬。
据了解,目前娄底市的老年人优待证封面为绿色(60岁)、红色(70岁)两种类型,均印有“湖南省老年人优待证”字样。持证老人可享受的待遇分别是:(1)免费进入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纪念性陵园、开放文物点、美术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场所;(2)优先购买车船票、飞机票,优先上下船、飞机,优先检查托运行李、物品;(3)在各类医疗机构优先就诊、化验、检查、缴费、取药,需要住院治疗的,优先安排床位;(4)免费使用公共厕所;(5)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免费进入风景名胜区,在医疗机构就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
邓广顺是市粮运有限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2007年,邓老通过单位办理了一张“老年人优待证”。他告诉记者,平常拿老年证很不容易坐上公交车,有的公交车司机态度不好,只有把钱拿在手里,司机才肯停下车来。“我一辈子没沾过什么光,用个老年证就好像是在“蹭”油似的。所以我宁愿自己掏钱买票坐公交车。”邓老一脸无奈。
68岁的李奶奶也曾有过被公交司机嫌弃的经历,她说,就因为自己看上去显得年轻了些,有时上车出示老年证时,司机咬定是假的。“当时我就好生气的,你说我一大把年纪了,我骗这么一块钱做什么呢?”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外地人,现在随儿子在娄底生活,想在娄底办理老年证,却因为是外地户口而遭遇尴尬。他希望有关部门能适当考虑外地人员的特殊情况。他向记者表示,老年人所得到的尊重和关爱不应该有地域限制,如果老年证不能“流通”,将大大削弱老年证的实际作用,局限了尊老的传统美德。
记者在娄星区政府老龄办了解到,凡年满60周岁的公民持本人户口簿或身份证,携带一张一寸免冠照片到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办理老年人优待证,非娄底市居民但长期在娄底市居住的,可携带子女单位或所居住的街道证明以及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所在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领取;农村老年人领取优待证,可由乡镇登记后统一到县区办理;娄底市直机关离退休人员可到市老龄委办理,也可到户口所在区办理。
记者后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本来就应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和帮助。落实老年优惠政策、弘扬敬老爱老道德风尚,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责任。因此何地方,老人都应该享受到政府、社会的尊重和关爱。让老年人能享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不仅合乎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如何将这一政策落到实处,不再成为一纸空文?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工作,不再让老年人伤心。同时,我们也希望全社会能积极行动起来,关心、尊重老年人,他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全社会对老年人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