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 用信念撑起生命的蓝天
2009-05-06

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09年05月06日 10:56:25

        天山网讯(通讯员顾小凡 张建华报道)今年43岁的陈国强, 3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病魔无情地剥夺了他双腿行走的权力。这样的坎坷对他影响深远,可在新疆兵团农二师二二三团残联、家庭父母及社会的亲切关怀帮助下 ,他不甘落后、自强自立 ,用信念撑起生命的蓝天。

         陈国强从小没有因残疾受到任何歧视,跟团场其他学龄儿童一样进入了母校完成了高中教育。他学习特别用功,各门功课都很优秀,在同年级学生中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

        陈国强于1989年高中毕业,步入社会。对于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一度迷惘和绝望。当时因残疾行走不便,该团党委、残联部门照顾他,安排他在本团地毯厂工作,不久地毯厂倒闭了。他开始到处找工作,却处处碰壁,没找上合适的工作。他极度悲观,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好在团残联领导们经常去看望他、关心他,用残疾人的先进事迹启发他,并帮助他进入低保行列。

        陈国强开始反思人生。想来想去,他下定决心要干一番事业,不靠父母、兄弟姐妹和低保的资助来生活。经过再三考虑,他选择了自行车修理行业,到和静县城书店买了很多有关自行车修理的技术书籍,又到其它自行车修理店当学徒,慢慢掌握了修理技巧。

        1991年,在团残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和兄弟姐妹的帮助下,陈国强借了一些资金在本团开起了自行车修理铺。在那些日子里,他全然忘却了烦恼,一心投入到修理之中。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拄着双拐提前上班。由于服务周到、保证质量、价格优惠合理,不到半年时间,团场很多人纷纷前来小铺修理自行车,中午不休息是常有的事儿。除了在铺内修理外,他还应约上门服务,尽管身体残疾,可他从不叫苦叫累。在每天的实践过程中,他不断钻研新技术,提高修理水平,还学会了配钥匙及修理摩托车,同时经营车辆零配件,如今,他的两间屋里摆满了各种零配件,每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

        陈国强富裕了,日子过好了,可他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党组织、残联领导和亲人朋友。身为一名残疾人,尽量减轻社会负担,把自己的一片爱心回报给社会和群众是他的心愿。多年来,他积极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不但热心服务,还半价收费或免收修理费。他还收了两名徒弟,一名是无收入的语言障碍残疾青年,一名是无工作的少数民族青年,在传授给他们技术的同时,每月还付给他们每人500元生活费。他经常积极参加社会捐款活动,粗略统计已经捐款3500余元。

        经过十几年的拼搏,他品尝到了双手勤劳致富的甘甜,领略了奋发的真谛。如今,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女儿,和睦幸福的家庭。他常说:人生是七彩的,有欢乐也有苦恼,有坎坷也有平坦,在我倍感失落的日子里,是党组织、残联和那些热心的人们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关怀。今天,我要把有限的精力奉献给社会和大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