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4 11:51 来源: 汉网-武汉晚报
手机越简单越好建立学校家庭“预警机制” 从小被父母控制一言一行,一向很乖的儿子在上大二的时候突然染上了手机综合症。昨日,12355手机沉迷热线接到黄女士求助。 黄女士称,她本身是蔡甸区的优秀教师,在她的精心栽培下,家中独子考上了武昌某一本高校。但她和丈夫一心想让孩子出国深造,自儿子进校起,便每隔半月就到学校请儿子的老师和室友吃饭,很快建立起能监督儿子一言一行的“校园网”。 儿子也很听话,成绩一直不错,但上大二后,室友告诉她,儿子谈恋爱了。她紧张万分,动用多方压力,压制住了儿子。但是自此,儿子便迷上了手机,对学习不闻不问起来。 链接 霍云翔:随着手机的普及,这种所谓的沉迷现象可能会越来越普遍,盲目打压只会引发更为强烈的反弹,任何新东西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接受过程。 不要轻易定义沉迷,孩子能从现实中,特别是学习中获得尊重和成就感,找到乐趣,“唯分论英雄”的高压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手机越简单越好 李水子:现在手机几乎可以取网络而代之,娱乐功能如此强大,大部分孩子是无法抗拒的,势必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小学、初高中年级的孩子,我的建议是,手机功能越简单越好,方便联系就好,家长不要助长孩子盲目攀比心理。对于沉迷的孩子,家长要作深入的沟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更合理的事物替代手机,帮孩子逐渐戒瘾。 建立学校家庭“预警机制” 肖劲松:让人痛心的是,沉迷手机的孩子大多到了症状非常严重时,才被送来接受专业干预,如果学校和家庭多些互动,建立起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的“预警机制”,早干预早治疗,就能尽量减少沉迷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