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位老人一个儿
2009-04-24

SRZC.COM 新闻来源:上饶日报 日期:09-04-24 09:01:42

        日前,从横峰县民政局传来喜讯,莲荷乡上畈光荣敬老院院长刘贵标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怀着仰慕的心情,笔者来到位于赭亭山下的上畈光荣敬老院,对刘贵标院长进行了采访。 

  会变“魔术”的儿子

  认识刘贵标的人,都说他会变魔术。2001年刘贵标上任前的上畈光荣敬老院,到处杂草丛生,老人们每两天烧一次菜,一个月只吃一次荤。现在的敬老院,院内绿树环绕,院外蔬菜齐整,圈里生 猪养得肥,塘里鱼儿游得欢;老人们的伙食也由以前的一个月只吃一次荤,发展到现在的每餐一个荤。 

  自打刘贵标出任院长后,他就下定决心,要让老人们过上好日子。在他的努力下,敬老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院内先后建起了活动室、医疗室、棋牌室、浴室等,房间里添置了洗衣机、电风扇。院内供养的老人,也由2001年的7位发展到今天的41位。 

  性格孤僻的老人,到了这里后变得合群;身体不好的老人,到了这里后变得更加健康;这一切就像变魔术一样,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敬老院里真实的一幕:老人行动不便或生病时,是刘贵标为他们端屎、端尿、送茶、喂药;丁菊英老人深夜病发,是刘贵标冒着寒冷,连夜去请医生;余三仔老人眼患白内障,是刘贵标自掏腰包给老人治病;金大姩老人生病吃不下东西,又是刘贵标买来牛奶,一勺一勺地喂给老人吃…… 

  “刘院长就是我们的亲儿子呀。”老人们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背后的故事。 

  会“走路”的床 

  刘贵标的办公室里,铺着一张泛着赭红色的旧竹床。就是这张床,被敬老院的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会“走路”的贴心床。     

  平日里,刘院长在敬老院值班时,就睡在这张旧竹床上。遇到院里哪位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话,刘院长就把这张床搬进老人的房间,就近照顾老人。 

  去年9月,86岁的蔡桃花老人到院子外面散步,不小心摔了一跤,以致瘫痪在床。为照顾好老人,刘贵标把床移进老人的房间,衣不解带地服侍着老人。深夜,老人因脚冷睡不着,他赶忙起来,用手给老人按摩脚部。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一天天康复起来。 

  70岁的胡开和手脚中风,躺在床上。刘贵标把床移到老人床边,一有事情,就马上起身料理。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他不皱一下眉头,袖子一挽,用手指一点点地为老人清理。白天,老人进不了食,他就买来果汁,用汤匙一点点地喂;晚上,老人睡不着,他就陪老人唠嗑,一直到老人安睡。  

  会“治病” 的手

  笔者走进敬老院时,刘贵标正在给余三仔老人做按摩。只见他一边用双手在老人肩部、头部熟练地推、按、搓、揉,一边与老人亲切地交谈着。“院长的手会治病,经他按摩后,我觉得舒服多了。”余三仔老人高兴地告诉笔者。 

  院长的手会治病,这在敬老院里不是什么秘密了。原来,自打刘贵标出任院长后,他发现老人们由于年龄大、体质弱,多数老人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舒服的现象。他想到自己老母亲不舒服时,让自己给她按摩的事,于是,刘贵标也试着给院里的老人按摩。 

  为了提高按摩效果,刘贵标在自己身上做起了试验,并向村里的老人请教。就这样,边摸索,边实验,从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刘贵标,自创出一套一面按摩、一面谈心的方法,用在院里老人身上,屡见奇效。 

  蔡玉泉老人手脚麻痹,是刘贵标用自己的手使他血脉畅通;余三仔老人右脚浮肿,行动不便,是刘贵标使他能下地走动……院里老人疼痛时,刘贵标总是用自己无师自通的按摩方法,帮他们减轻痛苦。 

  “苦些、累些都不要紧,只要老人们生活得幸福快乐,我就觉得很值得。”刘贵标这样说道。  

  (陈福春 胡水荣 汪永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