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坚守“红丝带”
2009-04-23

2009年04月23日04:44  大河网-河南日报

  4月17日,与3年前相比,中华红丝带网站的创始人、驻马店市的郭保刚谈起爱心事业说,“有喜有忧。”

  喜事是,自2007年起,中华红丝带先后接受了中华红丝带基金、华夏慈善基金的小额经费支持,2008年申请实施的中国全球基金项目(河南确山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支持项目),被国家项目办评为优秀项目,2009年申请的中国全球基金六轮项目也已获得批准。

  不好的消息是,当初一起发起“红丝带”活动的搭档杨卫东,因投入了过多的资金和个人精力及时间,导致家庭矛盾日益尖锐,无奈退出。

  2002年7月,郭保刚和杨卫东偶遇一个艾滋孤儿,经过走访发现,艾滋孤儿敏感、脆弱、自卑、沉默寡言,承受着别人的歧视和冷漠。尽管有关部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经济援助,但这些孩子们更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关怀,郭保刚和杨卫东就此开始救助艾滋致孤儿童。2005年5月,郭保刚和杨卫东正式注册了“中华红丝带”网站,初步建立起多人监管、透明、可随时求证的资助特困儿童模式,保证资助的钱物100%及时发放到孤儿手中。2006年已救助艾滋孤儿160多名。

  说到杨先生的经历,郭保刚黯然神伤。事实上,郭保刚有过同样的困惑和动摇。

  郭保刚在期货行业做了12年,是国内首批考取期货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凭借优异的业绩从一个普通员工提升为公司的副经理。然而,2002年成为“红丝带”志愿者之后,一切发生了变化。郭保刚因“工作表现不佳”从副经理降职为普通职员,并在2005年12月被迫辞职。

  “我没有处理好工作和救助之间的关系。”郭保刚很无奈。在公司里,郭被认为是“损公济私”,辞职后,亲朋好友议论纷纷,年近80岁的父母也闹不明白儿子的举动:“怎么混来混去工作都混没了?”更有人质疑郭保刚以救助艾滋孤儿的名义骗钱。

  另一方面,为了取得孤儿家庭的信任,郭保刚送去了衣物和食品,甚至出示了身份证和党员证,表明自己是来帮他们的。为找到孤儿家庭,郭保刚和杨卫东经常要到很远的县城,再转车到乡里,换三轮车到村。如果去的地方处在山区,交通不便,就自己骑摩托车去。崎岖的山路有时需要两个人抬着、推着摩托车才能过沟坎。冬天查访时,寒风刺骨,“回家被窝里暖半夜还哆嗦”。至今,郭保刚的右手右腿由于多次摔伤,留下病根,右手几乎不能持重。

  如果生活的窘困还能忍受,救助艾滋孤儿和防艾宣传,却让郭保刚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07年之前,中华红丝带网在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所有的费用都是由内部成员和志愿者自愿分担。每次寻访都令郭保刚自觉太渺小,看到孩子无助却无能为力,那种痛苦和无奈让郭保刚倍感压抑,继而产生歇斯底里的烦躁。有专家曾经告诫郭保刚,如果不能定期放松心情,他很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可“中华红丝带”该怎么走下去?如何才能兼顾到家庭、工作和救助活动?2006年4月,本报曾以《红丝带志愿者的困惑》为题,报道了郭保刚和他的朋友一起致力于帮助艾滋病致孤儿童(下简称艾滋孤儿),遇到种种困难而无法排解的困惑。

  三年后,由于有了外界的援助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中华红丝带”网的活动开始增多,目前共救助艾滋孤儿206名,对800多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了生活关怀与心理支持。

  更令人高兴的是,郭保刚由于工作出色,从公司勤杂工升职为部门经理,事业和生活都逐渐走入了正轨。

  七年的艰辛和曲折,郭保刚总结为:“坚持,坚守,不改变初衷,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郭保刚在最黯淡的日子里,找了一份勤杂工的工作,月薪只有500元,一做就是三年。至今,他仍然租住在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大学毕业、当过经理的郭保刚毫不在意,“先吃饱饭,你才能去帮助别人。”

  郭保刚强调,对草根志愿者来说,尤为重要的是,不能凭一时热情,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你就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个微笑吧。”

来源:新浪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