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2 10:07:00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4月15日本报健康周刊《颈腰背痛多发年轻人频中招》见报后,不仅引起了年轻读者的兴趣,更让不少老年读者牵挂,他们纷纷抱怨“对老年读者关心不够”。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年轻人频遭腰背痛袭击外,另一个庞大的群体则是老年人,其发病原因多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关。
我国是一个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的国家,他们的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各方的关注,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驼背或腰背痛的情况?如果患有此类疾病,又该如何应对?今天,我们邀请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华西医院骨科脊柱外科邓忠良教授来支招。
2天前,邻居王大爷端花盆时扭了腰,疼得厉害,到医院检查竟是骨折。原来,人到老年骨头变疏松,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如端花盆、跌倒等极易造成椎骨塌陷(即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时甚至只是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就会引发腰背痛。邓教授称,老年人脊椎骨折后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腰椎不能支撑身体,背变驼,活动能力下降,心肺功能减退,体质下降,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这时,病人被迫卧床,而卧床1周后骨丢失量相当于平时1年丢失的量,骨疏松迅速加重,随后1年
发生椎体骨折的危险性增加5倍……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老年人本人痛苦不堪,死亡率增加,并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据了解,对老年人脊柱骨折,传统治疗主要是卧床休息、使用止痛药,这样的保守疗法有不少弊端:卧床并发症发生率高,除了肺炎、尿路感染等,病人骨折、脊柱压缩进一步加重的可能性也极大。据邓教授介绍,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生理特点,以及传统手术、保守治疗的一些缺陷,微创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成为治疗老年人脊椎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原理是,在局麻或全身麻醉下,通过4毫米大小的穿刺通道将“骨水泥”材料灌注到骨折的椎体内,达到加固椎体和止痛的作用。当然,病人在接受微创治疗的同时,还应系统进行抗骨疏松药物治疗,预防骨折发生。
本版采写记者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