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6 13:36来源:新闻晚报作者:
被称为“老娘舅”的市人大代表柏万青,提出了一份“社区老人远程智能健康监测和服务体系”的书面意见,近日得到了市卫生局和民政局的答复:将会同相关部门,对依托信息科技的“远程照顾”服务开展进一步论证。
戴上“手表”全程监测
“老人如果出事昏倒,不可能再打电话,而且目前‘安康通’的缺点是求救后转来转去,最后还是转到街道。 ”柏万青提出的“远程照顾”服务,其载体是一块特殊的“手表”,能够监测老人的脉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手表”防水防尘,即使在洗澡时也可携带。
如果出现体征异常,超限值报警马上自动启动,传送到监测中心,短短几秒内用户的个人资料、亲属联系方式、过往病史、常用药等信息就会跳出,中心人员可以立即做出反应,第一时间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老人自己感到不舒服,也可以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向监控中心发出报警信号,使自己处于24小时的“监护”中。 “而且每天会监测你的血压、血验度等各项指标,比如发现你今天血压偏高,就会有警报提醒,实际上等于健康监测。 ”
摔倒也报警 出国也追踪
这项远程智能服务还具有一项特色功能――摔倒报警。据调查显示,上海市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排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呼吸道疾病之后,位列第四。其中,老年人摔倒占了一半左右。因此,系统特别设置了“摔倒报警”功能。而摔倒后无碍的老人可以按“解除报警按键”,操作方便。这项根据卫星定位追踪的服务同样适用于出国旅游的老人。一旦发生意外,监测中心可以立即通知家属。
那么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否能够承担得起这项高科技系统服务呢?“平均一天一元,不贵! ”柏阿姨的回答。
有望进行论证试点
市卫生局在回复中表示,目前上海市卫生局将加强老年护理医院和康复医院布局建设列入了2009年上海医改涉及的20个重大问题中进行调研和讨论。而“社区老人远程智能健康监测和服务体系”,在居家老年人的实时健康监测和摔倒警报、无线传输方面很有特色,非常方便快捷,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帮助。因此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全市卫生工作的总体部署,对这项工作开展进一步论证,尽可能为 “老有所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月份市卫生局等相关单位就会开始讨论、试点。 ”柏阿姨透露,“目前技术上的难题是‘手表’过大,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能进一步提高技术并普及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