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新平 成振峰 04-14 09:30:47 来源:农民日报
有人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残疾女人难上加难。
她是一名残疾人,出生3个月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脚瘫痪畸形。然而,她却以惊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顽强地站了起来。她千辛万苦打拼出一方天地,为1200多名下岗工人和返乡农民工实现了再就业。凭一股子坚强和果敢,她用非凡的毅力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她就是湖南省衡阳市蒸湘腾跃工艺厂厂长肖跃莲。
站起来了,从此不再做“狗人”
肖跃莲,1962年出生在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一个普通家庭,她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然而好景不长,3个月后,肖跃莲因高烧不退,被诊断为小儿麻痹症。从此,苦难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肖跃莲整天躺在床上,父母为让她下床活动,就做了一个小板凳,给她一个助力的支点。她就用双手扶着小板凳,拖着双腿在地上像狗一样爬行,人们都叫她“狗人”。望着同龄的孩子个个活蹦乱跳,她感到十分自卑,不敢与同龄的孩子玩。她独自一人爬到离家30米远的湘江边上的沙滩,那里成了她的乐园,只有在那里,她才有快乐、活泼。
苦难往往与痛苦相伴。在肖跃莲5岁那年,有一次她拄着小板凳在沙滩上正玩得起劲时,一个与她家有矛盾的人,将她的小板凳丢到了水里。望着随波逐流、渐去渐远、时隐时现的小板凳,肖跃莲“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没了小板凳,怎么回家呀?怎么到这沙滩上来玩啊?……她哭累喊累后,竟然在沙滩上睡着了。
“没有小板凳,难道我就寸步难行,不,我一定要站起来!”父母怕肖跃莲伤心,当晚就为她重新做了一个小板凳,肖跃莲却倔强地摇了摇头,要父亲做两根拐杖给她。
一个5岁的孩子,为了练习走路,竟然3个月没出门,整天拄着两根拐杖,在屋子里练习走路。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站起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摆脱“狗人”生活!摔得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家里买来的止痛药水往往一个星期不到就用完了。功夫不负苦心人。肖跃莲在练习了3个月后,竟能平稳地拄着拐杖行走了。她兴奋不已,第一次走出门,站在湘江边大喊:“我可以站起来了……”
丢掉拐杖,用坚强和毅力创造奇迹
7岁,到了上学年龄,父母考虑肖跃莲腿脚不方便,就轮流背着她上学。读小学二年级时,倔强的肖跃莲坚持自己走着上学。每次上大字课,她就将墨汁瓶挂在拐杖上,由于走路一摇一晃的,晃出的墨汁把衣服都弄脏了。学校离家约700米远,别的同学10分钟就能走到,她却要走上30分钟。遇上下雨、下雪天,她边走边摔、连滚带爬,到学校时已成了一个“泥猴”。
一次放学回家途中,一条恶狗向她追来,慌乱中,她失去平衡,摔倒在地,恶狗张牙舞爪向她扑来,一阵钻心的疼痛从大腿传来,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半个裤腿,闻讯前来的母亲看到她被狗咬伤的伤口,心痛不已,母女俩抱头痛哭。
“如果走得快一些,恶狗就追不上了,我一定要丢掉拐杖行走!”不服输的肖跃莲下决心要丢掉拐杖。上学途中她先丢掉一根拐杖,靠着墙体慢慢行走,一厘米一厘米地挪。由于重心转移到一根拐杖上,有时刚挪一下就摔倒在地,全身钻心地痛,有时忙中添乱的拐杖还戳在脚上,让她痛上加痛,痛得难受时,她就用牙齿紧紧咬住衣服……一场练习下来,浑身上下都湿了个透,即使再难,她也没有哭,她明白:眼泪只能增加痛苦,不能带来幸福。通过半年的艰苦练习,她能用一根拐杖走10米远的路了。
肖跃莲丢掉拐杖独立行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读初中时,父母为她联系了一家医院,手术进行了10多个小时,醒来后,留在心里的只有双腿钻心的疼痛,仿佛有千万只虫子在咬。痛昏过去的她想到了自杀,但一想到别人的白眼,想到站起来后的高兴劲儿,她放弃了自杀。手术过后,她走进衡阳市天原有色金属股份公司当了操作工人。4年后又动了一次大手术,恢复后,肖跃莲能丢掉拐杖行走50米远了。
历经炼狱般的磨难,肖跃莲丢掉拐杖站了起来!她用坚强和血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历经磨难,凭着果敢建起工艺厂
苍天在给肖跃莲苦难磨炼时,也将幸运降临到她身上。1982年,她与本公司职工廖秋平喜结连理,次年又添了一个胖儿子廖文基,一家人其乐融融。
1996年,天原公司破产又将肖跃莲带入困境,夫妻双双下岗,上初中的儿子急需学费。肖跃莲感到天仿佛就要塌下来,好在父母送来4000元钱,为她解了燃眉之急。
“没事干,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啊?”一天,她在街上走着,猛然一个小摊吸引了她的目光,手工编织的围巾、拖鞋摆满了摊位,顾客络绎不绝。“我也会钩这些针织品呀。”受到启发的她,立即从身上掏出仅有的30元钱,买了几公斤毛线,回家后就日夜编织,一个星期后,10多件精美的鞋子、围巾“大功告成”。
产品出来了,如何销售出去呢?肖跃莲天生就脸皮薄,她带上6岁的侄女来到了衡阳市氮肥厂一处围墙边上摆地摊。侄女守摊,她则躲在围墙后指挥。这时,一个过去的同事来到摊子前问起价钱。“姑姑,快出来,有人买围巾!”见有顾客光顾,小侄女赶紧跑过来喊她。她躲在围墙后大气都不敢出,等熟人走后,她赶紧带上小侄女离开了那个地方。
“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是什么丑事!”接下来几天,肖跃莲勇敢地摆起了地摊,凭着质优价廉,她的手工编织品销售一空,一次赚了30多元钱,获得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这种摆地摊、打游击,一边编织一边销售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1998年,靠着原始资本积累,肖跃莲接管了一个小编织厂,买下了3000多元旧设备,聘请了10多名女工,建起了蒸湘腾跃工艺厂。万事开头难,工厂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是长沙市某公司的拖鞋,时间紧、任务重,考虑到有30%的预付货款,她硬着头皮接了下来。为了赶货,她克服腿脚不方便的困难,带领10多名女工加班加点、日夜苦干,好几次晕倒在厕所里。她用体力、毅力与时间赛跑,最终按期按质交了货。
工厂要生存,必须有订单。肖跃莲多次只身上北京去广东寻找订单,为节约开支,她每次出差都坐最便宜的车,住最便宜的旅社,吃最便宜的盒饭。厂子办起来后,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一次,一个广东客户拉走了30多万元货物,过了几个月也不给钱,肖跃莲拖着个残腿赶到广东,天天缠着老板要钱,最终要回了货款。
肖跃莲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靠着朴实诚信的品格,使蒸湘腾跃工艺厂货源充盈,规模日益壮大,产品远销到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
创建“爱心家园”,用责任承载使命
历尽磨难才知道幸福的可贵,遭受挫折才知道爱心的温暖。肖跃莲对这点体会更深,她用责任承载着使命。
蒸湘腾跃工艺厂以手工编织为主,这种独特的工作最适合行动不便且心灵手巧的女工。为让更多的深陷困境中的女工燃起生活的希望,她将工厂定位为“爱心家园”和“无围墙工厂”。厂子现有女工1265人,全是下岗职工或返乡农民工,最大的52岁,最小的21岁。对待她们,肖跃莲视如姐妹,用自
己的爱心温暖着这个大家庭。43岁的陈巧岭家住衡阳市蒸湘区呆鹰岭镇,长期在广东省佛山市一家制衣厂打工,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工厂倒闭后回家。由于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多次找工作都未能如愿。肖跃莲热情地接纳了她,并给她购买了养老保险。今年春节过后,像陈巧玲这样的返乡农民工,蒸湘腾跃工艺厂就安排了30多位。
衡阳市原天原公司职工肖美娟下岗后,陷入困境,连女儿的学费也交不起。肖跃莲闻讯后,迈着吃力的脚步上门将肖美娟“请”到厂里,帮她女儿垫交了学费,并从厂里调剂出一间房子免费给她住。如今,肖美娟已摆脱了困境。
“人难免有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帮一把,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对待员工如此,对待客户,她照样坚持自己的“准则”。去年,一个往来较多的客户一时音讯全无,且拖欠她100万元货款,当肖跃莲找到工厂时,眼前的一幕令她懵了:一些和她一样的债主正在拆机器,以求变卖钱财。原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厂已破产倒闭。善良的肖跃莲第一个反应是打电话报警,为客户减少损失。她说:“如果我有多余的资金,都愿意借给他,帮他渡过难关!”
在这个“爱心家园”里,肖跃莲一方面鼓励他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点燃他们的青春就业梦;另一方面,她不厌其烦,一路牵手阳光,采取“无围墙工厂”方式,对员工实施片区管理,由片长负责,每个月片长定期到厂里培训,学习产品的加工制作方法,然后再分片培训员工。对一些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工厂还采取“上门培训、送料到家、按时取货”的一条龙服务。珠晖区农民蔡桂珍下肢瘫痪,整天坐在轮椅上,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自从成为蒸湘腾跃工艺厂的员工后,工厂定期送料、取货上门,肖跃莲还多次上门指导。蔡桂珍不仅通过搞编织赚了钱,而且精神上也有了寄托。她逢人便说:“是肖跃莲厂长让我有了生活的勇气,我不再是个‘废人’了。”
在肖跃莲的工厂,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工人都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有一次,因货款未及时到位,肖跃莲为筹集工资,找亲戚朋友借,向银行贷,坚持准时把工资发放到位。
作为厂长,肖跃莲尽职尽责;但是作为母亲,她却亏欠儿子太多。儿子廖文基上高中时,肖跃莲全身扑在事业上,只有深夜才能与儿子见上一面。廖文基每天只能吃盒饭,在他高考填报志愿时,肖跃莲却远在上海洽谈业务,无法给儿子提供参考意见,使他与本来可以考上的军校失之交臂。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看到肖跃莲办公桌上的一摞订单,笔者仿佛看到了肖跃莲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