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三对老人解读婚姻意义
2009-04-01

2009-3-31 15:02:52 来源: 鲁中晨刊

       金婚老人许长发、李舜华“最好的婚姻就是相伴一生”

  3月29日下午,在我市首届婚庆博览会的会场,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推着轮椅上的老伴,满面含笑地走进会场。还没等记者上前询问,周围熟识这老两口的老人就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了这对夫妇,“这老两口,年轻的时候才好呢。用现在的话说叫俊男靓女。这位轮椅上的老人1990年因病瘫痪了,他妻子照顾了他近20年,重新教会了他走路和说话,就因为这个,还上过《中国老年报》呢。”一位老大娘激动地告诉记者。

  感情历程:1956年,李舜华与许长发经人介绍认识了,彼此间印象非常好,当时他们俩都在济南,交往了一年后,彼此都认定对方就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1957年1月,许长发响应组织上知识分子下乡的号召来到莱芜。为了和他在一起,李舜华在1958年也通过调动工作到了莱芜。1959年两人结婚后,就一直在莱芜生活。

  李舜华说:“1990年,我老伴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由于病情过重,他被抢救了整整十天,这十天里我没有离开抢救室一步,可以说是在抢救室的门口站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时候,大夫出来告诉我说我老伴脱离了危险,我一下子晕倒在了地上,昏迷了两天两夜。出院后,看着原先生龙活虎的老伴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我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他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服,洗脸、洗头、洗脚、洗澡、刮胡子都是我来照料,虽然很辛苦,可我觉得很幸福。”说到这里李舜华显得很激动,她含着眼泪却又面带微笑地说:“有他就是我的动力,最好的婚姻就是相伴一生,我要他和我一起度过这一辈子。”

  感情心得:宽容大度、互相爱护,平时在生活中互相体谅和包容,婚姻生活肯定很和谐。对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也会有很好的帮助。“我老伴生病后,由于身体的原因,他的脾气变得很暴躁,经常发火摔东西。我从来没往心里去过,我知道他很痛苦,就哄着他,和他聊天,慢慢他就安静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会有正确的认识,康复起来也更有信心。现在儿女的工作都忙,我和他都好好的,儿女心里踏实,也能从我们身上看到婚姻的责任。”李舜华说。

  钻石婚老人毕银德、王爱英“我们的婚姻与共和国同龄”

  毕银德老人和王爱英老人都已经年过八旬,可都精神矍铄,看上去鹤发童颜。两位老人并列坐在沙发上,微笑着讲起他们60年的幸福生活,这段与共和国同龄的婚姻,有着太多的平静和从容,可在这漫长的60年中,两人相濡以沫,相互关心的点点滴滴却非常动人。

  感情历程:1943年,18岁的毕银德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期间,毕银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苦练杀敌本领,很快成了一名战斗骨干。1946年,在一次战斗中,毕银德的左腿负伤,由于伤势过重,毕银德无法再继续参加战斗。1948年,毕银德复原返乡,回到家乡务农。王爱英比毕银德小4岁,她的姑姑和毕银德同村,经过媒人介绍,两人在1949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这漫长的60年中,毕银德老人凭借自身的努力,从农村老家参加工作,最后在华山林场离休。王爱英老人默默地陪伴着丈夫,养育了7个孩子。两位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在他们兄妹的记忆中,两位老人从不吵架,非常疼爱对方。毕银德老人说:“我们的婚姻与共和国同龄,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婚姻就是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两个人在一起,遇事要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多替对方着想。不要去说伤害人的话,更不要做伤害对方的事。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两个人商量着来,要做到相互包容。”

  感情心得:可能很多婚姻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也没有感天动地的波折,可他们同样让人动容,毕银德老人和王爱英老人的婚姻就是这种类型。“我们是从艰苦的环境里走过来的,战争、贫穷、饥饿、动乱,我和老伴都经历过,在一餐一饭都难以得来的时候,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显得更重大,对对方的责任也显得更清晰。在平时生活中,还是要多为对方考虑,遇事先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双方的感情就会越坚定。”毕银德老人说。

  钻石婚老人王德江、郑希芝“我们的感情比钻石坚硬”

  1949年结婚,到如今已经走过了60年风风雨雨。在首届婚博会现场,王德江和郑希芝老人携手而来。进入会场后,两位老人静静地坐在一起等待着最后的颁奖典礼。王德江老人今年80岁了,郑希芝老人也已 78岁了。尽管年事已高,但两位老人却精神矍铄。在攀谈中,记者还了解到,王德江老人曾经是名革命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身负重伤,但是却死里逃生,幸免遇难。两位老人都是烟台人,由于工作关系,两人在莱芜安家,在莱芜生活了36年。

  感情历程:结婚60年了,现在走到这一步实在是不容易,这是两位老人共同的心得体会。郑希芝老人告诉记者:“我们结婚后并不是一直在一起生活的。1958年,全国实行部队家属返乡政策。那时候国家有政策,我老伴参加过保卫国家的战争,还负过伤,我可以不用回农村的。可由于老伴儿是潍坊发电厂的党委书记,作为干部家属,我就带头回到了烟台农村,老伴一个人在潍坊发电厂工作。我们一年只有一个月的见面时间,这样过了15年,我们的感情比钻石坚硬!”那段聚少离多的日子更加增进了两位老人的感情。虽然平时也有小插曲,但是一路走来,彼此还是很珍惜这份感情。

  感情心得:少年夫妻老来伴,平常生活中要相互照顾,相互扶持。有问题一起商量,民主决定。王德江老人说:“我一生‘死’过三次,但每一次都死里逃生。现在生活好了,多亏了老伴照顾我。我们家是我老伴说了算,财政大权全交给她掌管。现在儿女都不在身边,就我们老两口。我们的生活很幸福,我们都得好好活着享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