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养老院一床难求 近万老人“等”床位
2009-03-30

2009-03-30 14:03:28  来源/作者:都市时报

 

昆明四季如春,是最适合居住养老的城市之一。昆明市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5%,达763502人,并且每年以超过3.5%的速度在增长。然而目前,全市现有的各类93所养老服务机构仅6580张床位,还不到约1.5万张正常需求的一半。

调查

    民营敬老院:发展受到很多限制

    场地不好找

提起强华敬老院的院长欧万强,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她是个把敬老院老人当自己亲人一样照顾的善良女士。她如今已在金马办事处租了3层楼房作敬老院,拥有30多名员工,院内160张床位已入住130张。除了市内的老人外,养老院还吸引了大理、昭通甚至香港等地的老人长期在此居住。尽管服务态度、护理水平等软件设施也已形成了很好的声誉,但是欧万强觉得,民办敬老院发展仍受到很多限制。

“从1998年底兴办敬老开始到现在,我已经换了3个地方,主要是因为场地不够。”欧万强说,当时兴办的敬老院在宋旗营,只有20张床位,仅住了一位老人。但只过了1年,床位明显不够。当时找不到地方搬迁,资金也不够。到2000年的时候,慕名前来敬老院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家属建议她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她投资了18万元在大观楼公园门口租了一栋4层楼的房子,床位增加到50多个。但到了2002年,床位又不够用了,只得再次搬迁。当时刚好遇到金马办事处一家民营敬老院要转让,交了9万元的转让费,欧万强再次投资18万元装修房间,现在160张床位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

 

宾馆式老年公寓为老人提供家一样的服务 记者 李振宇/摄

硬件设施差

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发展是一方面,硬件配套设施差,也是欧万强的一块心病。“没有娱乐场所,没有健身器材,甚至想增添一张能自动伸缩的床铺都比较困难。”虽然很想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但受资金所限,欧万强只能尽力而为。

为了满足一些老人的要求,欧万强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贷款了30万元装修了10多间标准套房,两人一套的房间里配有电视和写字台、单独的卫生间。“前段时间才把院子里的两间空房拆了,准备扩大老人的活动空间,在围墙边种植一些花草,再增添一些健身器材。”欧万强说,老人的活动空间有限,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平时喜欢打打麻将、看看报,但没有专门的棋牌室,一些娱乐活动只能在餐厅里进行。

护工难招

除了这些,护工难找也是一个问题。

欧万强说,招到新员工,护理技巧可以通过自己言传身教,但是护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左右不了的。她认为,民营敬老院要想发展,就只有在软件设施上下功夫,做好服务才能稳住客户的心,才能吸引新的客源。要做好服务工作,不但要求护工会基本的护理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人到老年,脾气可能变得暴躁、古怪,时不时的就会发脾气,如果护工心理素质不好,承受能力差,根本就干不长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强华这样的民营敬老院遭遇瓶颈问题的不在少数。西坝新村内的派仕敬老院,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开放式敬老院,创办于2002年,现有床位60个。在城中改造的工程中,面临拆迁的派仕敬老院逐渐陷入困惑。

“几乎没有盈利。”派仕敬老院负责人吕女士称,现在连60个床位的规模都没有住满,且入住的老人基本上是周边的居民。吕女士分析,养老服务业并不是没有“客源”,而是家属的要求高,导致一些规模小、设施差的敬老院入住率不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