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明才 来源:中国老年报 2009-3-25 8:43:48
一个年过百旬的老妪,本应该“两耳不闻儿孙事,一心只图享清福。”而她竟让赡养自己的儿孙们外出做生意,自己独自在家,当起了“留守”。白天打扫卫生、看电视、和乡邻们聊天。晚上天一黑就睡觉。饿了,自个儿做饭吃;渴了,自己烧水喝。她,就是湖北省钟祥市冷水镇雷兴村年龄最大的村民王翠兰。
据王翠兰老人回忆,她生于1904年,16岁与丈夫朱明德结婚。她一共生养了6个孩子,现健在的有3个。大儿子朱光福,今年已79岁。还有两个女儿均嫁在石牌农村。加上孙子、重孙、曾孙,现在是五代同堂,共有70多人。
据王翠兰的儿媳妇介绍,婆婆历来是手不停、脚不住的勤劳人。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家里粮食不够吃,婆婆不顾自己已年过六旬,竟上山爬树砍柴,然后卖了换回大米,使全家人没挨饿。即使过了70岁,婆婆仍坚持下地劳动,一直到80岁才在儿孙们的劝阻下光荣“退休”,转为并不轻松的家务劳动。她先后将12个重孙和曾孙带大,还帮家里喂猪、养鸡、刨菜园,比一个壮劳力还强。
王翠兰过90岁生日时,儿女们对她的赡养问题进行了安排。鉴于她的儿子也已年近70,于是,“家庭会议”决定由二孙子赡养奶奶王翠兰。为了不给儿孙们增加负担,王翠兰不仅生活完全自理,还帮二孙子带孩子、做家务。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二孙子前年初决定带妻子和两个儿子到辽宁省做面包生意。在征求奶奶和父母亲的意见时,父母担心老奶奶的身体和生活无人照顾,没想到老奶奶却说,你们大胆地去吧,我在家能行。王翠兰就这样成了地地道道的“留守族”。
如今,王翠兰老人身体仍很健康,面色红润,走路不需拄拐杖,每天早晨6点钟便起床,坚持到外面散步。除耳朵有点背以外,基本无疾病。她每餐能吃三四两饭,而且不择荤素,不拒冷热。老人最值得骄傲的是,活了100多岁,从未住过院,也从未打过针,身体一直很好。100多岁的她不仅自己择菜、切菜、做饭,还能亲手将压把井的水压上来,然后提到厨房里备用。难怪她孙女朱祖玉常常自豪地对别人说:“我奶奶70岁时还能爬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