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免一补"光耀河南
2007-01-06

 
 发布时间: 2007-01-05 来源:中国财经报 
  

    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5日讯  中国财经报报道:(记者 朱焕然 刘海峰 牛彤 李存才)农业大省河南教育人口有2700多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4,从某种意义上说,河南“两免一补”工作决定着全国的成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即使今天我们诵读曹操这首千古绝唱《短歌行》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到这位中原霸主内心深处对人才的强烈渴望。一千六百多年后,还是在这片深沉厚重的土地上,一部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主题的大型豫剧《悠悠我心》正在河南国定贫困县嵩县首演,阳光财政哺学子、育英才的事迹激起了父老乡亲们的强烈共鸣。“这台豫剧就是我们纸房乡草庙村的真人真事,演员带着感情唱,观众流着眼泪看。这项好政策真是功德无量啊!”洛阳市嵩县财政局长李铁庄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年秋季我们这里‘两免一补’的投入突破了两千万,10多万学生都受了益。农民都说,粮食直补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而‘两免一补’不仅解决眼前问题,还解决了他们脱贫奔小康的长远问题,心气整个两样了!”

    标兵河南

    嵩县的喜悦,只是河南“两免一补”这幕大戏的一个片断。实事求是地说,河南的“两免一补”是全国的“标兵”。以今年秋季为例,记者从省财政厅得到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省秋季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65.4万人,占在校生人数的46.6%,筹措资金7.7亿元,其中资助农村中小学生609.7万人,城市低保家庭学生9.8万人,国有林场、农场学生0.33万人,实现自行资助47.5万人;“两免”范围内享受“一补”的贫困寄宿生达到71.6万人。国贫县父母皆为农民的学生能够做到全免,非国贫县全免学生比例达23%,这个比例和河南秋季“两免一补”资助范围、资金投入量14.6亿元三项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

    “两免一补”做到全国第一,这让正在崛起的河南很是荣光。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也是意料中的事,但河南财政干部对此却很清醒。记者在河南财政厅采访期间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属于谁的,包括荣誉和成就。实施这项德政的复杂和艰巨,这个历史包袱沉重、农业人口众多而且正处于工业转型期的中部大省的财政干部可能认识得更清楚些,对财政所处角色的责任感更强一些,因而对其间的轻重缓急把握得更为精准老到。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教育人口有2700多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4,从某种意义上说,河南‘两免一补’工作决定着全国的成败。更多的农民兄弟能不能很快地享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支农惠农政策,就看我们河南的了。”河南财政厅教科文处梁太祥处长对记者说,“把中央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关键还是在钱上面!”据梁处长介绍,这方面河南不打一丁点折扣,今年在中央免课本费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省财政及时调拨现金49895.8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8380万元,省财政资金31515.8万元,保证政策按时实施到位。同时,各市、县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市级免杂费资金和县级“一补”资金及时到位。今年县级“一补”资金一下比去年增长了31%,全省落实“一补”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县就有21个!

    “像信阳、开封、驻马店、南阳、商丘这几个市财力极其紧张,收支矛盾一直很尖锐,但这几个市的财政干部对这项德政的认识却相当一致,压缩一般性开支也要去确保资金一天不拖,一分不欠。像驻马店在接到省‘两免’补助资金通知的当天下午就将中央、省补助资金和已经筹措到的实际配套资金近两千万元全部下达到各县(区),并立即调拨现金。可以说,各市没有一个掉链子的,这就是河南财政人的风格。”梁处长说。

    本色河南

    这里本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好像绝色的女人容易与苦难相连一样,这个物华天宝的殷盛之地,却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在历史上常深陷于灾难的漩涡之中。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频仍战火,构成了河南动荡和充满血光的历史,就像它曾经辉煌的文明一样长久。这种生活既造就了河南人心理上浓厚的不确定色彩,另一方面对稳定和发展的渴求,也因积蓄太久而显得尤为强烈。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彼此间的消长是河南发展宏大叙事下的突出特点。一度,臧否河南人成为时髦,但实际上,河南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位置举足轻重,小麦产量一直是全国第一;这两年河南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发展指标均位列中部各省之首,这个中部经济的龙头,开始显露的河南本色正在逼迫人们检讨偏见,这种“时髦”也被归为了一种浅陋。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河南“两免一补”的高效,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系统强大的执行力。据财政厅钱良举副厅长介绍,河南强调这项工作必须做到“三个必须”和“四个到位”。即政策宣传必须广泛深入,做到家喻户晓;评审小组必须建立健全,做到组成人员齐全,评审民主公正;资助名单必须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的村民小组同时公示,做到公开透明。领导组织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督导检查到位和信访处理到位,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通力协作,确保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

    “保证这项工作不虎头蛇尾,靠制度规范,军无戏言,赏罚分明。”当过兵的梁处长对记者做了一个很果断的手势。“资金直接拨到学校,学校没有账户的话可用现金支票兑付,乡镇中心校别想过道手,谁也甭想提留挪用,暗箱操作更是想都别想,绝对专户管理、分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梁处长介绍说,省财政厅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细化执行方案,不搞一刀切。比如新乡市就以省定贫困家庭的界定标准为依据,并根据各村去年农民纯收入状况及省扶贫开发乡村学生数的多少分配各校的资助名额,收到了很好的实效。自省市县派出的督导小组更是不间断地对全省18个省辖市的41个县120所学校进行明察暗访,及时纠偏;24小时值班电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周口市还有针对性地实行了百分制考核,将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信息沟通和群众评价等情况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做得好的“以奖代补”,出问题的则通报批评。

    感动河南

    “除了省里规定的资助对象和范围,我们这里还把父母因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和离异、艾滋病家庭的贫困学生、因天灾人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家庭的贫困学生等都纳入‘两免一补’,农场和林场的学生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的好政策,补下去的钱直接发到他们手上,孩子们都高兴坏了!”三门峡市财政局副局长郝英景“手头”虽然紧巴巴的,但今年秋季为学生们花出去243万元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她对记者说,这是一个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的“四满意工程”。

    “这项工作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两免一补’的比例从去年的25%上升到现在的46.6%,资助学生比春季增加了35.8万人,‘一补’资助面达到应资助对象的100%,比春季增加了21.1万人,增长41.8%,全省返校的贫困辍学生就达18.6万人之多。河南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因病辍学现象已基本绝迹!”刚报上来的数字显然让梁处长非常满意。“其实最让省里高兴的,是有的地方已经率先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了,这不说明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了吗?教育部明确了明年全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现在整个教育阶段中,义务教育有‘两免一补’,大学阶段有助学贷款,就差高中这一段了。所以我们省财政计划在全国先行一步,对全省167万不在义务教育阶段但同样非常需要帮助的农村贫困家庭的高中生搞学费补助!”“那不是要更多的财政投入吗?”记者问。“这个问题不能算小账,而要算大账。今年省委省政府支持‘两免一补’就比去年多拿了3.2个亿,再拿出1个亿补助高中生,河南还中!”梁处长看着周围的同事,爽快的笑声里透着股自信。

    记者感到,正是这种自信和实干,让河南财政人在中部崛起的大战略中,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紧紧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跃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作者:记者 朱焕然 刘海峰 牛彤 李存才 责编:李志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