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梅晓芸 通讯员李青)密码日记本“锁住”了孩子的心事,父母想知道日记本里写了什么,孩子却言之凿凿:“这是我的隐私。”(见本报昨日报道)
孩子该不该有隐私权?面对孩子的“封锁”,家长该如何应对?昨日,一些家长、老师发表了看法。
一位姓张的家长认为,孩子有隐私很正常,家长应当尊重并保护,不能粗暴的干涉。
一位姓秦的家长说,她的女儿读初一,经常把心事写进密码日记本里。但她认为,孩子有秘密很正常,家长不能太敏感,如果疑神疑鬼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迎旭小学校长姚建毅认为,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有了秘密的孩子,说明他们已进入成长的封闭期。这个封闭期里,需要相应独立的交往并守护自己的秘密,家长应理解和尊重,给孩子自己的空间。
姚建毅建议,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不应设“密码”,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做孩子的朋友,适时巧妙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