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医保沦为“临终关怀”
2009-03-11 新京报 作者:刘桂华
同学晓丽不在了。闻信儿极为震惊。她才40多点,患的结肠癌。去年她到市里看病,我也陪她去了,医生让她改天做个结肠镜检查,她嫌贵,不想做,让医生先开点药吃吃看。后经医生晓以利害,我也在旁劝说,她和丈夫才勉强同意先做个镜检。谁知第二天去医院,碰到一个医托,经不住人家花言巧语的诱惑,她又临时变卦,被骗到了一个“专家”那里,买了1000多元的治疗结肠炎的“特效药”,回去了。我没忍心说她上当了,只是叮嘱她丈夫,如果药效果不好,赶紧到医院再看看。没想到这么快,她就走了。走前,住院检查、手术、抢救,到底还是花了两万多,“医保”报销不足4000元。
现在晓丽她们参加的新农合医保,在定点的三等甲级医院的报销比例是20%,而报销起点是600元,不少药费还是自理项目,像肠胃镜、CT、核磁共振这些检查,门诊费用等根本就不能报。只有逼到没救的份上了,家里人才会四处借钱送人住院,花些冤枉钱,算是生者尽孝或是求个心理安慰,而医保的作用已无异于临终关怀。
笔者含悲呼吁,我们的政策制订者,能不能多深入民众,做些扎实的调研工作,切实了解民众的现实困难和需求,使出台的每部法规都能符合民意的期待,造福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