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不到两年他被查出艾滋
2009-03-04

2009年03月03日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刘伟 编辑: 公共编辑

  清秀的面容、开朗的笑容,第一眼看到吴明(化名)时,记者怎么也无法把他和艾滋病人联系起来,可事实上他已经是一名发病的艾滋病人。

  吴明是湖北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到杭州工作。“发病时他的免疫细胞只有40多个,现在只有26个,而正常人水平都在500个以上,虽然现在看上去都很健康,但一旦感染就非常危险。”杭州市六医院性病艾滋病科主任时代强告诉记者,吴明是因为同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的。

  从去年12月1日以来至上周,在时代强这里新登记的10个男性艾滋病人中,有7个是因为同性性行为感染的。

  感觉自己挺冤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好!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

  小明(以下简称明):去年10月份吧。当时有一些症状,发烧,出疹子等,到医院皮肤科看过,吃药也没用,我就估计可能是这个病了。

  记:知道自己怎么感染上的吗?

  明:应该是性接触吧。其实以前我也知道,很多知识都在网上看到,只是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知道得病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好冤啊!怎么会轮到我呢!”(说着小明还露出自嘲的笑容)

  记:现在后悔吗?恨不恨那个传染给你的人?

  明:(脸上有一种茫然的神色)说不上,应该是我咎由自取。现在我知道是谁传染给我,出现症状后我也了解过,一般都是感染一周后出现的。我不恨他,这都只能怪自己……

  

  自作聪明没带安全套

  记:什么时候开始同性恋的?

  明:大一吧,当时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对我特别好,后来自然而然就发生了。此后在大学里还谈过两个朋友,第三个还是我的救命恩人,曾经在游泳池里救过我的命。他们三个为人都挺好的。

  记:为什么选择同性?没有异性喜欢你吗?

  明:(思考几秒钟后摇头)我也说不清楚,从小就这样。我喜欢被别人照顾,渴望得到关怀,后来就自然和同性朋友走到一起了。也有女孩对我表示过好感,可是我都以有朋友为借口拒绝了。

  记:知道同性性行为的危险性吗?为什么不带安全套?

  明:刚开始不知道,那时候的感情很纯,几个朋友都很好。我是学化工的,对生物也有兴趣,好像在某个网站上看到,说艾滋病细胞很小,可以穿过安全套的分子结构,带安全套不能阻止细胞的侵袭,于是就没带了。是我自作聪明。

  记:既然知道危险性,为什么不采取安全措施呢?

  明:(吞吞吐吐)以前我了解到艾滋病知识的时候,还在想如果我的朋友得了这个病,我一定还对他很好的,但没想到现在反而是我得病了。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应该有信任。(记者插话问,是不是你们觉得是维护爱情呢?)算是吧,喜欢一个人就应该相信他吧。其实在我们这个群体里,得病的往往是一些比较纯洁的人,那些比较乱的人往往会采取安全措施的。

  记:纯洁就盲目信任甚至不采取安全措施?是不是有点可悲?

  明:……

  

  未来想做公益事业

  记:家里人知道你的病吗?亲戚朋友知道吗?

  明:家里人不知道,我春节还回去了呢。除了那些朋友以外,没人知道我生病的消息。

  记:将来怎么办?

  明:(长出一口气)暂时瞒着,走一步是一步吧!还不知道能活多久呢!将来我希望能够做一些公益事业,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艾滋病人。我和其他病人交流后发现,艾滋病人得到的关心不够,我希望能在这方面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记:发病到现在,你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吗?

  明:刚开始非常彷徨,不知道怎么是好。现在基本上已经平静下来了,希望能以过来人的身份去帮助一些人,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采访手记

  关注同性恋者

  近几年来,男性艾滋病患者中因为同性性行为而感染的比例急剧上升。

  市六医院性病艾滋病科室主任时代强的话值得思考:男性同性恋者艾滋感染率急剧上升,必须引起社会特别是同性恋者的广泛关注。仅仅从网络上获取一些知识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尽量减少性伙伴,在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采取安全措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