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来信质疑:高中重点班缘何屡禁不止
2007-01-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学生来信质疑:普通班学生就该受冷落?中学教师分析原因——

重点班:缘何屡禁不止

 

编者按:

 

  最近,本报收到落款为“一名困惑的高二学生”的读者来信,反映普通班学生在学校受冷落的事。尽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实施数月,但在我们陆续接到的读者电话和邮件中,仍不时有反映某些地区违规举办重点班的情况。正如读者所说:这些年,虽然重点班已被媒体和公众批驳得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实际上,各地的重点班或堂而皇之岿然不动,或改头换面偷偷摸摸地生存如初,个别地方还有越办越红火之势。读者建议,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重点班屡禁不止的原因了。本期我们同时刊发学生来信和读者江强对重点班屡禁不止原因进行的分析,以引起有关部门对此问题的重视。

 

学生的信

 

编辑:

 

  我是山西一所农村中学的高二学生,由于我的学习成绩一般,本学期开学升入高二后被编在普通班。今向贵报反映我们普通班学生在校受冷落一事。


  因为学校分尖子班、重点班和普通班,所以学校对各班的态度就不一样:比如,考试需占用教室便让我们普通班停课,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是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去应付。这样不平等的对待,我们实在难以忍受。


  一些普通班的老师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为此,班主任公开对我们讲:“你们考大学一点希望也没有,不如早点想出路。”弄得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校对我们不公平,让我们干不该干的事,我们也反映过,但无济于事。难道我们这些普通班的学生就完了吗?要知道,普通班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占大多数。


  现在,普通班的学习气氛非常淡,大多数学生情绪低落。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关注此事,不要让学校再分尖子班、重点班、普通班,给我们创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


  一名困惑的高二学生

 

读者分析


  原因一: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的公众评价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下个文,或者拟个评价细则来考核学校的办学水平并不难,学校执行起来相信也不会有多大的障碍,但学生与家长以学校的升学率来选择学校这一现实却很难改变,毕竟重点大学与重点专业往往也就意味着良好的就业与较高的收入。所以,家长们哪怕砸锅卖铁、花费再多金钱也要把孩子送到重点中学或重点班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水平相当,把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编在所谓的重点班,让他们在学习上“吃”得更“饱”应该算得上合理的分层教学;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许多学校的师资水平往往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只要办重点班,就一定存在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也自然会产生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所以,不管当前办重点班的学校如何辩解,都无法掩盖其追求升学率最大化的根本意图与对每一个学生并非一视同仁的事实。


  原因二:集中优秀师资办重点班成为学校抓升学率的法宝


  曾几何时,重点大学不再叫重点大学而叫“一本”,重点中学也不再叫重点中学而叫“国家级示范中学”或“省级示范中学”,但老百姓不仅仍然通俗地叫着这类“重点”那类“重点”的,而且心目中对“重点”的地位越来越崇尚。处于“重点”地位的学校往往因其多年的人文积淀与政策的倾斜,地位越来越显赫。怪不得有些办重点班的学校敢理直气壮地质问:“不准我们办重点班,为什么又有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学之分?”


  前些年,由于经济不发达,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只能“先办好几所示范学校”,这些年,尽管政府对薄弱学校在政策方面有所倾斜,薄弱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在短时间内也难与先办好的那些重点学校相抗衡。对非重点学校来说,首先缺的就是大量的优秀师资,所以集中优秀教师先办好一两个重点班,以期把高考质量搞上去就成了这类学校唯一的选择。同时,当前各类重点中学“挖”尖子生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非重点学校若不重点办好那一两个重点班,不仅其优质的生源会丧失,优质的师资也将逐步流失,他们在升学竞争中的“本钱”也将输得精光,偷偷摸摸办重点班仿佛就成了学校生存的唯一出路。而在重点中学,为了攀比考上名牌重点大学的人数,则相继办起了“火箭班”、“实验班”,使重点班之战愈演愈烈。


  原因三:利字当头,保住高考成绩校长才不致“下课”


  这些年,不少中学的校长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换,虽然有其他原因,但高考成绩不佳往往成为校长甚至政府主管领导“下课”的直接理由。


  高考成绩好了,学校的择校生就多,择校生多了,学校的收益增多,教师的待遇自然就好,教师待遇好了,校长纵然有明显的缺点也不会有“下课”的危险;反过来,若是学校高考成绩不好,不仅教师收入会跟着减少,优质生源的流失,也会让教师缺乏成就感,这一切都会使校长的问题与缺点凸显。


  从一个地区来说,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还承担着吸收从本地区薄弱学校流失的成绩优秀学生与优秀师资的“重任”——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如果本省(市)其他地区的重点学校办了重点班而你不办,你的优质生源一样会流往外地,优质师资流失也会加速。


  如此看来,限制办重点班的规定还应加大执行力度,而且应该令行禁止。(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学 江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