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八旬老翁要捐眼角膜
2009-02-06

2009年02月06日 10:03:37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妈,你在这里签个名。”在儿子陈实的指引下,77岁的季德英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她抬起头透过玻璃望了望躺在病榻上的丈夫,想到55年的相濡以沫、执手走过,她的眼睛一下湿润了,手微微地颤抖了起来。

 陈运行的儿子和老伴认真地填写《器官捐献志愿书》

    昨天上午,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协调员高敏来到了南山区人民医院协助80岁的四川老人陈运行的家属完成了《器官捐献志愿书》的填写。“我是学医的,我了解父亲的状况,他可能熬不过这两天了”,儿子陈实是南山区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对于父亲的病情十分清楚,目前已经多脏器衰竭的父亲40天前因为突发膀胱癌而进行手术,年老体弱的老人术后出现了多宗并发症,导致昏迷。

    由于事发突然,老人还没有留下遗嘱,但他却一直有捐献器官的愿望。

    陈实告诉记者,陈运行两三年前在报纸上看到器官捐赠的报道,便与他商量,自己年纪这么大了,万一去世了可以捐献什么器官。老人了解到,由于年岁已高,肾脏等器官功能有所退化,不利于移植,但老年人捐献角膜移植效果不比年轻人差。老人很高兴,决定一旦身故后就把自己的角膜贡献出来,回馈社会,还发动了自己已经88岁的姐姐。

    今年元旦刚过,老人便与老伴从四川来到深圳准备与儿孙过年。“我妻子带着两位老人去香港游玩,谁知一到香港,老人就出现了血尿,我们连忙把他接回深圳检查”,陈实说,检查的结果是膀胱癌晚期,需要马上进行手术。经过家人的商量,决定让老人在深圳手术,尽管家人和医护人员都悉心照料,但是年届80高龄的老人还是出现了并发症,春节前陷入了昏迷状态,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昨天,记者也透过玻璃看望了这位让人尊敬的老人,他喉部已经被切开,安上了呼吸机,生命体征完全依靠机器维持,老人不时浑身颤抖着,似乎在与病魔做着最后的抗争。

    老伴季德英说:“我知道他会走的,所以完全尊重他的意愿,把光明留下来。”对于老人的这个选择,老伴一点也不意外。因为陈运行老人将一辈子的青春、精力都贡献给了讲坛,曾被评选为“四川省优秀教师”的陈运行执教40余年,一直都是默默奉献的,“他常说,现在人老了,对社会不会有多大贡献了,只有器官捐献出来,还能帮助有需要的人”,除了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的一刻,季德英显得坚强而平静,她认为这样做,也许是让爱做善事的丈夫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确认志愿书签署有效后,高敏向陈实颁发了爱心捐献卡,感谢他们一家人的善举。“请你们一定注意保护好老人的角膜”,高敏说,如果要提高角膜移植的成功率,家人必须经常给老人的眼睛滴眼药水或生理盐水,还可以用湿纱布贴在老人眼睛上进行保护。

    据了解,从1999年开始,深圳已经成功接受了279名捐献者捐献角膜,其中年龄最大的捐献者是坪地88岁的罗友娣阿婆。“角膜捐献与器官捐献不同,它是不设年龄限制的”,专家表示,有数据显示,移植的角膜来自66岁至75岁捐献者的患者,手术后5年的移植成功率为86%,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成功率无异。“白内障患者的角膜也是可以捐献的”。所以,老年人只要没有丙肝、乙肝、梅毒、艾滋病、白血病这5种疾病,没有角膜炎等角膜疾病的话,都是可以捐献眼角膜的。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