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人曾想过自杀
2009-01-18

尤蕾 刊发时间:2009-01-18 12:02:57 生命时报

   以前,一提到心理问题,很多人连忙退避三舍,唯恐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而近日《生命时报》联合人民网所做的一项调查却显示,人们现已开始正视心理问题。在参与调查的880人中,七成人觉得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半数以上表示偶尔会有自杀想法。

  “的确,我国社会上存在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上海心

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孙时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如此多的受访者自觉有心理问题,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敢于面对,这也算一个好现象。”不过,数据显示,我国有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的人大约为1600万,按人口比例推算,有心理问题人群远远不到70%。因此,该调查也显示出另一个问题,即人们将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了,一觉得心里堵、着急上火就是心理有问题。其实,只有出现了不良情绪和症状,如焦虑、抑郁、自卑、孤僻等才是真正有了心理问题。

  调查中,最令人瞠目的结果是,有52%的人“偶尔想过自杀”。这个数字看似可怕,但却并非没有根据。此前,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自杀人数占世界自杀人数的1/4,每两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虽然超过五成人曾有偶尔有自杀的念头,但不必为此恐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师刘宝锋称,这就给人提了个醒,如果自杀的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就说明内心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需要及时调整心态了。你首先要找到自我宣泄的正确途径,如找他人沟通,将不快都倾吐出来,必要时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自己解开心结。除此之外,可以尝试着转移注意力,如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要从小加强对人的生命教育,也能降低自杀的几率。

  那人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你为何会有心理问题”一题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人际关系太复杂”,占31.1%;“家庭情感等问题多”,占25.9%。对此,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告诉记者:“社会处在转型期之中,人际与情感关系才是构成心理压力的主体,这比工作压力还要大。”首先,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人们的角色转换变得更加频繁,为了适应不断变换的关系,人们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其次,人的流动性增强,聚少离多的现象屡见不鲜,夫妻、恋人的异地关系因此而经受着巨大的考验。

  调查也显示,现代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烦躁、抑郁和强迫几种。

  受访专家表示,这一调查不仅体现出现代人对心理问题的重视与日俱增,而且也提醒人们要及时给心理“排雷”。“这是社会转型期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因此,从微观层面看,个人要努力增强对压力和变化的忍耐力;而从社会这个宏观环境看,有关部门应着力规范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尽可能多地为人们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机会。”王裕如说,这也可以称之为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协同作战,才能帮人们度过心理危机。

来源:光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