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6 01:46:09
本报张家口电(记者刘雅静 通讯员胡艳雯)1月14日,伴着芬芳的鲜花,一场特殊的欢送仪式在张家口市中心血站举行。在张家口打工的廊坊籍26岁姑娘赵海霖与省会石家庄一位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型,于当日启程前往石家庄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
赵海霖是廊坊市安次区码头镇中响口村人。2003年,高中毕业的赵海霖独自一人来到张家口市打工,现租住在桥西新华后街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内。2005年6月份,在张家口文化广场流动献血车上的一次偶然献血中,她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其血样资料同期进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从那一刻起,赵海霖便盼望有朝一日能配型成功,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2007年冬季的一天,赵海霖接到张家口市红十字会通知,其与石家庄一位58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且患者病情适合进行移植治疗。得到消息后,乐观开朗的赵海霖二话没说,毅然在电话中表示愿意捐献。
随后的一年里,赵海霖在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到251医院进行了细致全面的体检,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可以捐献。好事多磨,直到2009年1月5日,赵海霖正式接到中华骨髓库通知,告知可于1月14日启程赴石,1月19日、20日将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对于我而言,捐献干细胞不仅可以救人,还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我感谢张家口人对我的好,是张家口人对我无私的帮助,才让我走到今天,所以我愿意尽力去帮助他人。”满脸微笑的赵海霖表示。据悉,张家口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将全程陪同赵海霖接受此次造血干细胞采集。
据张家口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富兰介绍,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几率可以说是百万分之一,赵海霖这位“80后”女孩能够义无反顾地捐献,意义很不一般。她说,红十字会自2003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张家口市已有近8000余名志愿者的HLA(白细胞抗原)分型资料输入到中华骨髓库中。截至目前,全市共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2188人份,初配成功101人,做高分辨配型5人,其中有两人进行了体检,正在等待捐献。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