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弟弟捐骨髓救哥
2009-01-14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1-14 09:35:24

  顺德高三男生在层流室里备战高考。曾强胡琼珍摄 本报讯(记者/孙晓素通讯员/胡琼珍孙健)隔着层流室的玻璃窗,记者见过太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但是顺德容桂的高三男生阿毅却有些不同。尽管他已患病近9年,家中不堪重负,父亲逃之夭夭,但他躺在病床上仍然捧着经过专门消毒的课本复习。阿毅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11岁的弟弟不顾年龄限制捐出骨髓要帮哥哥圆梦。昨天,顺利接受过移植手术的阿毅终于转出了珠江医院层流无菌病房。

  每次从医院治疗回来,功课仍能考90多分

“他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突然发现皮肤老有瘀青,经常头晕、流鼻血”,阿毅的妈妈说,医院诊断他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那年他才9岁。

从此,阿毅平均每半月就要输一次血,从只输血小板,到加输红血球。母亲带着阿毅跑遍了各大医院,但都无法根治。去年一次输血后,阿毅出现过敏性休克,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品学兼优的阿毅最放不下的仍然是课堂,他屡次在学校昏倒送到医院抢救,等病一好转又撑着回到课堂。给同学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不管阿毅哪次从医院治疗回来,他的语数外等功课仍然能考到90多分,同学们后来才知道,阿毅每次都是把课本带到病床上自学的。

阿毅父母一直在顺德做小生意,巨额的医药费成为沉重的负担。不久,阿毅的父亲不堪家庭重负抛下妻子和病中的阿毅及当时年仅3岁的小儿子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妈妈独自一人抚养阿毅兄弟俩。懂事的阿毅曾经对妈妈说,“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将来有了本事帮妈妈共同撑起这个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毅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日益恶化。他常年反复输血已使体内产生了滴度很高的群体抗体,还做过两次“脾栓塞”手术。阿毅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极大的问题。两年前,医生告诉阿毅的妈妈,骨髓移植是他唯一活下去的机会。

兄弟情深,小弟捐骨髓帮哥哥圆大学梦

由于一直找不到相匹配的骨髓,医生建议阿毅的母亲在亲属中寻找。经过血液化验后发现,阿毅的小弟弟有5/6的部分和哥哥相同。弟弟成了阿毅最大的希望。但是阿毅的病情进行骨髓移植本身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加上兄弟俩的配型并不完全吻合,容易出现术后排斥反应。去年6月,本应参加高考的阿毅已无法支撑下去,被送进了珠江医院。

阿毅妈妈说,阿毅在入院前还与她“约法三章”,必须先帮他报名今年的高考才肯住院。阿毅的老师、同学及容桂当地的街坊都被这个勤奋的少年感动了,四处帮忙募集到了治疗的基本费用。11岁的小弟弟虽然还没达到18岁以上的捐献年龄限制,但他勇敢地对医生说,“反正就痛一下,不要紧的,只要哥哥能好起来”。

珠江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吴秉毅说,捐献者年龄太小会增加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难度,但是为了救命也只有全力尝试了。阿毅的小弟弟去年底来到珠江医院血液科准备捐髓,他每天都会跑到层流室的玻璃窗外看哥哥,拍着窗户鼓励哥哥。

12月24日平安夜那天,阿毅顺利接受了骨髓移植。病中的阿毅每天念叨着要重返校园冲刺高考,他的上进和自强让医护人员深受感动。本来无菌层流病房是不让带任何治疗和生活以外的物品,但是医院专门就阿毅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破例将复习资料和学习用品严格消毒送进了层流室,并派人辅导。

来源:南方报业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