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网 2008-12-31 08:57:00
应该多一些理智,要智爱不要溺爱,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成才。
娇生惯养把孩子宠“废”
聪聪从小就受到极度“关怀”,只要一哭就有人抱,只要出门就有车代步。可是让父母着急的是,聪聪两岁多还不会说话,3岁才会走路,而且脾气很坏,学东西总是记不住。父母一直以为这孩子是低能儿,然而经过测试,孩子的智商是116,达到中上水平。
专家指点:教育和心理研究专家卢稳子教授说,溺爱之下哪有高智商?近年来,“发育迟滞”的孩子很多,他们大多从小娇生惯养,不用多说话,吃的、喝的随时送到面前;不用多走路,经常有人抱着;不会与人交流,因为家长基本上不让他们出门和别的孩子玩。而且,家长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总感觉孩子发育有问题,在家长的这种“暗示”下,孩子也认为自己有问题。这样的孩子智商其实并不低,但语言、运动、社交等能力的发育水平普遍比同龄孩子晚两年以上。
过度放纵导致孩子叛逆
据了解,在英国,类似的问题也很严重。家长的纵容使青少年过早地习惯于我行我素,进而做出许多有悖社会传统的过激行为,如吸毒、自杀、聚众斗殴、破坏公共设施等。
专家指点:麦琪•玛蔓认为,与其责备这些家长,不如帮助家长们重新夺回在家中的控制权,实现家长的教育初衷。家长们必须明确在家中的“教父”政策,他们需要知道,自己有权利在不征求孩子意见的情况下做些决定,因为年少的孩子在很多事上并不具备正确的判断力。
玛蔓还建议父母应当向孩子说明自己做决定的理由,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否则只会让孩子大发脾气,有时还可能导致他们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们必须认识到,过分溺爱、放纵将可能造成孩子精神混乱,并对任何规定都存在逆反心理。
48岁的孙女士最近有了寒心的感觉。
但是不久后小盈又提出,家里房子太小,自己没有专门的练琴房,如果父母不能改变现状,她希望父母能再准备些钱,让她到新加坡生活。
“我们已经为女儿花了那么多的钱,现在我们没有力气去挣钱了。本想女儿能担负起这个家,没想到她不但不担这个责,还嫌我们做得不够,我们还要怎么做?”孙女士说。
专家指点:北京四中的赵燕梅老师说,不少家长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但家长们是否想过,你在为孩子付出的时候有没有教会孩子感恩?独生子女在教育上具有天然的缺失,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更多的关爱,而当他们有问题时却又缺少适当的排解渠道,因此孩子们身上出现的问题,更多是由于家长、老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赵老师认为,不让孩子品尝饥饿,他们就不会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品尝寒冷,他们就不会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让孩子品尝失败,他们就不会知道成功的美妙。“是过多的爱和关注剥夺了他们体验负面经历的机会,要让孩子感恩,首先要教育他们如何感恩。”
百依百顺使得孩子不尊重师长
孙老师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一次,这个孩子犯了错误,孙老师把孩子的家长请到了学校。结果,这个孩子当着家长和老师的面躺倒在一把椅子上,并把脚放到了课桌上,家长刚提醒了一下,这个孩子就瞪起眼睛,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家长的话,家长也没再说什么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发展到这个地步,家长就很难再教育孩子了。”孙老师说。
专家指点:
近日,一位女士找到沈阳市和平区某小学的校长哭诉,说她的儿子在该校三年级某班读书,班上老师对她的儿子不好,总批评孩子。但事实与这位家长说的大相径庭。
据这位家长讲,她儿子小飞(化名)因早产腿部落下残疾,家里人对他特别宠爱。因为怕出危险,家人从来不让小飞和别的孩子玩。上学后,小飞十分聪明,但有时爱走神,成绩不是很好。小飞常回家向大人哭诉说,这天同学欺负他了,那天老师又骂他了。家长听后,每次都跑到学校,非要为孩子讨个公道。这次小飞又回家哭着说,老师说他长大后什么都做不了。家长对此十分气愤,认为是老师瞧不起她的孩子,随意批评孩子。
小飞的班主任老师说,因小飞身体情况特殊,老师、同学对他十分照顾,可他却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班上,哪个同学惹他不高兴,他抬手就打。上课提问,要是小飞举手而老师没叫他,他就会生气地指着老师说“我要让你下岗”。小飞班上的同学说,大家都不敢和他一起玩,他不高兴就打骂同学。这次小飞哭的原因是,老师在课堂上问同学们长大了怎么用科学造福人类,小飞却举手说,他长大了要造炸药,炸死老师全家。老师为此批评了他。
专家指点
这些孩子走向偏执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家长无原则的迁就与宠爱。他们听惯了家长的肯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周围的人与事,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不愿或缺乏改正缺点的勇气。但社会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孩子在社会上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这些性格弱点就容易发展成为偏执型人格。若家长对孩子一味溺爱,对老师的批评无法接受,很容易使孩子往偏执的道路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