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上午捐骨髓下午去揾工
2008-12-27
日期:[2008-12-24]  版次:[A10]   版名:[广州·时政新闻]  

梁凌波捐献骨髓时,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为他颁发证书。

  暨大毕业生梁凌波让病患者重燃生命之火

  新快报讯 (记者 陈红艳 实习生 吴少娥 通讯员 彭梅蕾 黄舒暖)前日下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血液科病房中,暨南大学财税专业05级学生梁凌波开始接受造血干细胞的采集。22岁的梁凌波是暨大首例骨髓捐赠者,也是自1992年来,全国第1108个骨髓捐赠者。前段时间,梁凌波连续到医院打刺激干细胞增殖的“动员剂”。由于面临毕业,他通常上午跑完医院后,下午就直奔招聘会。

  大三时,梁凌波就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俗称“中华骨髓库”)。今年8月底,他接到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汤科长的电话,说他的骨髓和患者初配成功,问他是否愿意进行高配,若高配成功便进行骨髓捐赠。那时,他也以为捐赠骨髓要“钻骨抽髓”,虽然心底有些发怵,但没有犹豫。

  在答应捐赠骨髓后,梁凌波在高配、体检中都顺利通过。自12月19日起便住在医院,连续四天打“动员剂”。据悉,“动员剂”可以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将其释放到外周血中,以满足移植需要。由于梁凌波是应届生,找工作成为他目前最操心的事,因此,他通常是早上打完针,下午就匆匆赶往招聘会。

  前日,记者在医院看到梁凌波躺在椅子上,两只手臂均插着输液管,一条输液管将血抽出,另一条将已提取过造血干细胞的血输回体内。整个过程约5小时,最终抽出1万毫升的血,分离出约18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相当于一个人全身血液循环两次。

  据了解,梁凌波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曾经获得“德勤杯”财务精英挑战赛的优胜奖。梁凌波本不打算告诉父母,不过,抽取造血干细胞前的几个小时,在老师的建议下,他最终还是打电话给身在广西的父母。在他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时,他的父母正在赶往广州的火车上。

  相关链接

  公众认识有误区

  捐骨髓无须“钻骨抽髓”

  新快报讯 (记者 陈红艳 实习生 吴少娥 通讯员 彭梅蕾 黄舒暖) “患者接受梁凌波的骨髓移植成功后,将和梁凌波具有相同的DNA,可以说,梁凌波的造血干细胞重燃了一个濒临熄灭的生命之火,骨髓捐献者是真正的英雄。”不过,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的汤科长说,目前社会上对骨髓捐献还存在许多误解,误以为需要用针筒在脊椎中抽取骨髓,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事实上,自2002年开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已形同献血,对于捐赠者的身体影响不大,捐献后观察一天便可出院。

  汤科长介绍,非亲属间配对成功的几率很低,加之目前我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比较小,只有86万份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一个骨髓捐赠者的选择对于一个生命至关重要。

来源:新快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