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旅游景点别让残疾人神伤!
ccn.com.cn 2008-12-19 11:56:56 来源:南方网 作者:若群
前一段时间,笔者在妻子的陪同下到上海看病,顺路到华东几个城市观光。既感受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也饱尝了某些城市旅游景点对残疾人的不屑与歧视,让我这个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感慨良多。
先说无锡。无锡这座城市应该说和残疾人很有缘,闻名于世的民间盲人艺术家阿炳(华彦均),就诞生并生活在这座城市里。阿炳的身世和境遇十分凄苦,解放前遭受日寇和国民党匪帮的欺凌压榨。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街串巷,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颠沛流离的生活,痛苦的人生经历,使阿炳有感而发,用自己的胡琴记录了心灵之声《二泉映月》。这支曲子如歌如泣,如醉如痴,给人以心灵震颤,难以忘怀的感觉。难怪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流着眼泪告诉别人:“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就是怀着这样崇敬一种心情,我们来到无锡的锡惠公园,浏览“天下第二泉”和拜谒阿炳墓。不曾想,无锡的旅游局或园林管理部门对残疾人似乎很不友好。只见大门上方立一大标牌,上书“本市残疾人凭残疾证享受半费20元游园,外地残疾人不予优惠,全价40元。”我拿着中国残联统一印制的《残疾人证》与公园的头头交涉后,他们才开恩让我交了半费。站在“天下第二泉”和阿炳墓前,我想了很多。旧社会和国民党对残疾人进行凌辱或歧视,那么,新社会和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对待残疾人总该有些优惠和照顾吧?可是,无锡市锡惠公园的做法令广大的残疾人痛心。
再说苏州。苏州是一座园林古城,狮子林、拙政园、沧浪亭等等景点,是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那么,今人再开发和利用上,就应该考虑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进行照顾,这也是有关部门的一项职责。但是苏州所有的园林和景点,对待残疾人的态度却象江北的胡子——不开面。别说是享受半费,一分钱都不优惠。我询问狮子林员工为何对残疾人不照顾,他们振振有词:文化遗产对残疾人不优惠。
最后说说上海。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很美、很漂亮,据说是亚洲第二高的电视塔。坐上电梯到263米观光层,可以俯瞰大上海的全景。可是,这座现代化的电视塔对残疾人的态度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询问工作人员答曰,我们是股份制经营,不管你是不是残疾人,都得花钱买票。怪哉!堂堂国际大都市,闪闪“东方明珠”,为何让世界各地的残疾人暗然神伤!值得赞扬的的是南京市,市内的旅游景点对残疾人实行免费,让每个残疾人都能享受文明之果。还有杭州市的旅游景点,对残疾人实行优惠减半收费,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心和扶持。
残疾,是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发展过程中付出的必要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残疾人是社会上弱势群体,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心、帮助和扶持。《残疾人保障法》第七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把是不是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道德范畴问题,纳入并上升到国家法律约束性条款,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社会进步和政府部门以及公民应尽的责任义务。
因此,我希望全国所有的公园或旅游景点,不要以承包或股份制经营为由,拒绝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要从讲政治、讲人权、讲人道的高度出发,切实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让那些曾经并且仍然为人类健康和社会文明进步付出代价的残疾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须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状况如何,不光是看你盖了多少大楼,修了多少条大道,生活如何富足等等,还要看你对待残疾人及弱势群体的态度如何。就像一个人,只有脸上光鲜不行,还要屁股下面也干净。不是吗?